中国快速城市化导致的交通拥堵,及其所产生的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使交通需求管理政策被提上议程。与单纯依靠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增加交通供给相比,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更能有效解决交通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和交通拥堵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为达成对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共识,7月4日,由国际欧亚研究院中国科学中心主办的“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第11次研讨会——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实践与探讨”在北京召开。活动邀请了来自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以及国内交通规划领域著名高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与学术出版机构等部门和机构的专家与领导,共同探讨如何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城市交通出行需求,通过统筹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战略部署与配套制度安排,构建城市交通治理的综合政策措施体系,实现城市居民出行的可持续性。此次研讨会由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世界资源研究所协办。

11th-Seminar-of-China-Urban-Transportation-Development-Forum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发起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原城乡规划与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先生表示,交通需求管理是研究城市运行的理论问题,解决在基础设施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如何最大发挥城市整体运行效率,而不只是人、车、路、环境的简单运行。交通需求管理一定要做预风险评估和后评估,以确定其成功性。论坛常务副主席、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认为交通需求管理政策需要因时因地地根据供需平衡状况以经济、技术、管理等综合手段来实现,实施策略和技巧很重要,如一次性的收费和按次收费的差别是前者较后者对影响市民降低使用机动车的效果弱。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办公室可持续交通主任刘岱宗在会上介绍了新加坡、伦敦和斯德哥尔摩成功实施拥堵收费的路径与经验,并就世界资源研究所与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开展的针对北京拥堵收费政策的万人民意大调查的初步结果进行汇报。国际经验与民意调查结果表明,拥堵收费政策实施的关键是争取民众的支持,需要政府强化宣传和公众参与,并将拥堵收费的效益向民众显性化。拥堵收费政策应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以调整出行结构为核心。此外,拥堵收费还应与限行限购、新能源车推广、停车综合治理、公共交通及慢行系统发展与路权再分配等措施相结合,并建立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提高执法和实施效率,综合治理交通拥堵。

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杭州、南京、武汉和昆明等城市的政府官员和研究人员也积极参与研讨,结合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分享各自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发展经验与思考。本次研讨会为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为地方城市的政府决策者、管理者、以及交通规划领域的专家与学者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世界资源研究所一直致力于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城市推动可持续交通发展。2013年11月,世界资源研究所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北京市低碳可持续交通发展的谅解备忘录,以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为核心,共同应对城市交通带来的空气污染、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