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国日报》

文/Manish Bapna,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

2016年,中国是否能在促进社会包容和可持续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是否能平衡经济发展,更好地应对消除贫困,减少不平等和保护环境等相关挑战?

2015年的三大国际协定指出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在亚的斯亚贝巴签订的关于可持续发展融资的协定、在纽约签订的关于消除极端贫困的一系列全球目标的协定、以及在巴黎签订的关于气候变化的协定,这些协定阐述了大胆的、全新的愿景。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自1990年以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现在需要迎接更侧重于质量而不是增量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绿色增长有如下三大重点领域值得关注:

1. 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已经宣布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此外,中国还计划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升到20%;同时比照2005年的水平将碳强度降低60-65%。中国可以采取强有力的减排行动:制定更严格的煤炭消费和生产上限,扩大低碳试点省市的范围,将碳交易试点方案升级为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系统,该系统预计将在2017年启动。

最近的新闻报道表明,中国已经制定了目标:到2020年碳强度水平与2015年相比降低18%,这将超越其2009年的目标。这一目标可以帮助中国在2030年或更早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目标。

2. 金融

中国如果要开启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新模式,需要使其金融系统更具环境可持续性。所以问题在于中国政府会发出明确的信号,将投资转向资源节约型增长和污染控制吗?中国政府会摈弃原有模式,拥抱绿色金融吗?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报告建议中国推出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通过促进绿色债券和支持绿色金融风险保障机制,包括环境责任保险,以发展融资的长期来源。在今年9月浙江省杭州市即将举办的G20峰会上,中国将有机会展示真正的领导力,鼓励各国央行和财政部使全球金融体系更便捷地支持绿色投资。

3. 可持续发展

随着联合国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议达成,中国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展示如何在实现增长的同时消除绝对贫困并保护地球。中国如何回应将为其他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提供重要的经验。至1990年以来,中国的实际GDP增长了10倍,发展成果举世瞩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极端贫困率从1980年的84%下降到今天的10%。中国有可能使这10%的人口摆脱贫困并且长期改善人们的生活吗?

“十三五规划”披露的一些细节信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很多提案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减少贫困或环境保护有关,或两者兼而有之。这些提案包括农村土地改革、清洁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森林保护、水资源有效管理,以及以脱贫为目的的更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等。

当全世界从2015年的承诺转向2016年的行动时,机遇和挑战都是巨大的。中国领导人给出了明晰的展望。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气候变化会议上所说:“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中国有机会迎接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不仅将造福中国人民,也将为其他国家提供示范作用。我们期待“十三五规划”将这个构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