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gram

2016年底,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办的“中国分布式清洁能源多能互补”研讨会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为了更多地了解分布式多能互补在国内的实际应用和实践,以期梳理不同技术整合和应用形式下的政策执行、技术开发及整合、商业模式情况,世界资源研究所组织多方专家,于2017年3月7日赴河北廊坊调研了大城县琦泉生物质发电项目和廊坊泛能微网生态城区块项目。

泛能微网生态城区块

廊坊

2016年2月建成的廊坊泛能微网生态城区块项目是新奥集团遵循国家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导向及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要求落地实施的典型项目。该项目位于廊坊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覆盖3平方公里,投资不到2000万元的廊坊生态城泛能网控制系统,采用网络模式设计理念,源-网-荷-储整体优化配置,是冷热电气多能融合、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多技术集成、能源设施互联互通、需供主体多边交易的区域互联网能源新形态。系统建成以来,仅通过消除20MVA冗余容量,就可为园区每年节约容量费用500多万元。

项目高效集成分布式光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地源热泵、储能、充电桩等多种能源技术,为18家用能主体、30多家公司提供冷、热、电、气等多品类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功率与峰值负荷功率的比值达55.6%,供能范围内基本用电负荷可完全由本项目在孤岛运行状态保障供能;依托能源物理管网及泛能微网运营调度交易平台实现能源网和信息网的高效融合,负荷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控制单元下沉到楼层,根据用能需求进行动态需供重构,实现全网优化调度,支持经济、节能、绿能及复合四种运行调度控制模式,分别实现成本最优、能效最优、排放最优;同时实现多对多小时级能源交易,支撑能源双向结算及分时能源价格、冷热电打包等多样化交易模式,充分释放市场化、网络化资源优化配置效用。

廊坊生态城泛能微网项目在信息流与能源流“双流耦合”,能源网、物联网、互联网“三网合一”实践中的探索,无疑为能源系统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以及新能源微电网的落地起到了示范的作用。鉴于我国分布式多能互补+互联网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总结成功案例的实践经验,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对此类项目的规模化开发应用尤为重要。 

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印发《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利用互联网手段,在大型建筑、园区、岛屿、城镇等不同规模范围内,特别是新建区和用能扩容区,开展能源互联网技术应用、商业模式和政策创新试点。2017年3月,国家能源局公布了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名单,共有56个项目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