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
世界资源研究所通过博客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
如需转载,请与我们的传播官员叶菲(fye@wri.org)联系。
-
作者 -国合会提出五大建议推进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目前中国绿色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仅2013年绿色金融的资金缺口就为2.8万亿元。在11月9 - 11日召开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15年年会上,国合会绿色金融改革与促进绿色转型课题组发布研究报告,建议中国在金融领域开展改革,促进金融体系向环境可持续发展型模式转型,从而更好地应对国内和国际经济与环境挑战。该课题组由世界资源研究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斯蒂尔博士(Dr. Andrew Steer)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先生担任联席主席。
斯蒂尔博士在其署名文章《金融的绿色转型:北京视角》中,对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充满信心:“中国非常重视可持续投资。在这个重要的新兴领域,中国有望成为世界领军力量。”
环境保护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陈吉宁在会上发表特别演讲时指出,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化生态环保制度改革,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他特别强调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的重要性,包括推广绿色信贷,支持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建立上市公司环保信息强制披露机制,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
作者 -金融的绿色转型:北京视角
本文作者:世界资源研究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斯蒂尔博士(Dr. Andrew Steer)
在北京首都机场候机室,我正等待踏上归家的旅途。此时《中国日报》上的两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中国的十三五(2016- 2020年)规划之际,这两则新闻一起,向“中国思路”提出了一个问题。
新闻一:中国的“双十一”节刚刚过去,这也是一场一年一度的网上购物盛会。这一天,单身人群(还有已脱单人士)开始了在阿里巴巴等网购平台的24小时扫货狂欢。盛会零点开始,仅一个半小时,交易额就达到50亿美元。预计最终总交易额将比美国“黑色星期五”和“网购周一”创造的总和还多。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的消费社会却正在兴起,欣欣向荣。
-
解读印度国家自主贡献的五大看点
10月1日,印度宣布了新的气候计划,也就是印度的国家自主贡献预案(INDC)。作为世界上第三大排放国,同时也是非常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的国家,印度应对气候变化并对贫困、食品安全、医疗和教育等关键议题采取措施,此举非常鼓舞人心。
印度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是在国际支持下,到2030年将非化石燃料在其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从今天的30%增加到40%左右,由此在2022年增加1.75吉瓦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它同时承诺将在2030年把单位GDP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33%到35%,并通过加强造林力度,增加25-30亿吨的碳汇。这一计划还强调了增强气候变化韧性,同时对实现目标提供财政支持。
以下是印度国家自主贡献的五个主要看点:
1)明确的清洁能源目标
-
详解巴西国家自主贡献
9月27日,巴西正式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就在几个月前,它与中国、德国和美国共同发布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这体现出巴西的承诺——今年年底的巴黎气候大会上,它将与其他国家一道,推动达成一个成功的国际气候协议。
巴西的国家自主贡献是在2005年的基础上,到2025年减少37%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30年减少43%的温室气体排放。这标志着这一发展中大国首次承诺将从基准年开始对绝对量进行减排,而不是减少计划排放量或排放强度。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因为绝对减排目标意味着更大的确定性,也就是说,即便巴西的经济规模仍在扩大,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必须减少。
然而,这一气候计划仍有很多值得改善的方面。例如,巴西的非政府组织气候观察(Climate Observatory),建议巴西应将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提高到减少57%的温室气体排放,并针对零砍伐、增加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方面,采取实际行动。
接下来是对巴西国家自主贡献的几点观察。
增加可再生能源产能
巴西国家自主贡献的目标是在203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45%。但根据2014国家能源平衡报告(BEN),到2013年,可再生能源在巴西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占比已接近46%,可见巴西的这一承诺并不代表着实质上的进步。
-
三天后达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要点?
9月25日,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峰会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世界各国首脑会晤,他们的中心工作是达成“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以及17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七月,各国政府在发展筹资会议上就更新全球发展筹资的框架达成了协议,这构成了全球SDGs发布的基础,十二月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将要达成的新全球气候协议应当作为其后续。这些里程碑式的协议将为人类构画新的发展道路提供跨越式的机会,我们将拥抱一个更具包容性,更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SDGs的达成,凝结了四十三年的努力。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共识,2000年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签署的《联合国千年宣言》旨在到2050年之前,将全球贫困水平降低一半。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有几乎四分之一的人口每天生活费不到两美元。社会不公、资源滥用、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仍在加剧。
-
2014年全球林木流失的五大主要热点地区
近日,全球森林观察(Global Forest Watch)发布了马里兰大学和谷歌公司的最新卫星数据,证实全球热带森林正面临危机。
-
建筑业节能减排为中国实现气候目标提供巨大机遇
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INDC)中列出了15项具体行动,其中一项就是遏制建筑业排放,这为中国实现气候目标奠定了基础。
建筑业排放情况
2011年,中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由于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和全国建筑存量的不断增长,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建筑能耗增加了40%。这一趋势还将继续——预计2009年至2030年,中国每年将新建房屋17亿平方米,中国的建筑能消耗还将上升40%。建筑是中国城市最大的物理要素,占城市土地面积的50%以上。
中国政府正实施多种政策及项目以提高建筑能效,包括推行建筑规范和标准、绿色建筑评级系统、金融激励措施和既有建筑改造方案等。仅通过实施上述能耗规范,中国就能将建筑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4%至22%。但是,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规定的目标和进一步遏制排放,中国必须在建筑业采取更多措施。
由于中国气候多样,全国各地的建筑能耗水平和结构差异显著。东北地区城市的供热要求较高,而东南地区城市的供热要求则相对较低。这种地区差异对建筑能效技术方案产生重大影响。除考虑能效技术方案外,中国的决策者和建筑业主应采取新的金融机制,加快推动建筑能效技术的应用。
促进技术创新
-
作者 , 和 -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布2040年国家水资源压力排名
全球对水资源的需求可能会在未来数十年出现激增。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居民生活、农业和企业生产用水将不断上升。城市人口的增长将进一步加剧供水压力,新兴中产阶级对高耗水食品和电力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如何满足这些新增的水资源需求,目前还不得而知。气候变化导致降水量的极端化,会使这些地区面临更严重的干旱或洪水威胁。
虽然水资源供应和需求不可避免会出现变化,但尚不确定这些变化在全球会如何表现。世界资源研究所首次对该问题进行分析,使人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了解。
世界资源研究所结合全球气候模型和社会经济情景测算各国地表水的竞争情况情况,对167个国家在2020、2030和2040年分别面临的水资源压力进行了评分和排序。研究表明,到2040年,33个国家将面临极高水资源压力。研究还发现,到2040年,智利、爱沙尼亚、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的水资源压力增幅尤为明显,这就意味着上述国家的企业、农业和居民将更易遭受水资源激烈竞争的冲击。
-
作者 , 和 -每块巧克力背后的热带雨林
可可豆是制作可可和巧克力的原料。西非曾是世界主要的可可豆产地,但由于树龄老化、病虫害、极端气候与政治不稳定等因素,该地区很难满足全球的可可豆需求。
由于全球对巧克力的需求空前高涨,生产商开始寻找新地区发展可可豆种植。一些生产商将目光投向了南美,近年南美可可豆产量不断扩大,特别是1990年至2013年,秘鲁的可可豆产量增长了近5倍。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可可组织最新数据均将秘鲁列为世界前十大可可豆生产国。而该地区的卫星图像显示,亚马逊雨林正遭受可可豆种植园的严重侵蚀。
随着秘鲁的可可豆生产不断加速,亚马逊雨林成了种植园扩张的目标。这已不是新闻:随着科特迪瓦、加纳和尼日利亚等地种植园的扩张,可可豆产区均遭受了严重的森林砍伐。当前,公众对气候变化越发关注,消费品企业必须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并最终减少供应链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生命周期排放分析缺少一环
-
作者 和 -“清洁电力计划”如何助力美国实现减排目标?
8月3日,美国国家环保局正式出台灵活而有力的“清洁电力计划”,要求电力行业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32%。这一计划与奥巴马政府前几年已采取的其他行动都充分表明了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和消费者已经开始投资,推动我们迈向未来低碳经济,这也为许多人节省了资金。
“清洁电力计划”的正式出台是美国实现2020年和2025年减排目标的重要步骤。但是,美国还需采取其他行动,充分利用和推动电力领域和整体经济的减排趋势,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世界资源研究所论文《履行美国的气候承诺》指出,即使在国会不采取行动的情况下,美国可以实现甚至超额完成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降低17%、到2025年比2005年降低26%-28%的目标。虽然上述分析以“清洁电力计划”建议稿为基础,该计划的正式文本也规定到2020年和2025年需要达到类似的减排水平,因此论文的结论不受影响。
近期,美国还采取了其他行动,例如制定商用屋顶式空调新能效标准、确定氢氟碳化物减排规定、提出中/重型卡车燃效新标准等等。这些措施和正式出台的“清洁电力计划”将使美国未来的碳排放逐渐减少,但还不足以实现目标。
如以下信息图所示,美国还需采取其他措施,应对其他排放源和行业的二氧化碳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