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碳足迹规则相继出台,产品碳足迹正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推动中国碳足迹体系与国际规则协同发展,既能有效降低企业合规成本,也能畅通产品碳足迹信息的流通,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2024年6月生态环境部联合14个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来,中国系统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1][2]和信息披露[3][4][5][6]“两项制度”建设,碳足迹管理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

为深化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与国际规则的对接,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FECO)与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于7月28日联合举办了“中国产品碳足迹体系高质量协同发展交流会”,系统梳理了过去一年中国碳足迹体系建设进展,聚焦“新三样”产品(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的核算标准、数据库、标识认证等议题,并深入研讨了国内外碳足迹体系的协同发展路径。

Meeting
中国产品碳足迹体系高质量协同发展交流会 | 图源:FECO

来自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气候工作基金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多家研究机构和“新三样”企业的2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与会专家认为,面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的加速迭代,中国需在标准建设、数据质量、认证机制等领域加快步伐,推动碳足迹管理从打基础迈向高质量发展。碳足迹管理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更是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接国际衔接的关键环节,建议从以下方面推动中国碳足迹体系与国际规则的协同发展

1.标准体系建设与国际兼容

建议考虑参考国际通用框架制定碳足迹标准,确保核心逻辑一致,清晰规划与国际规则的衔接路径。

2.数据库建设与数据协同

建议考虑推进数据库标准化,采用国际通用的数据格式与命名规范,加强国内外数据库的可比性和兼容性。

3.国际认证协调机制创新

一是建议依托双边/多边机制、行业协会及企业,构建多层次合作网络;

二是支持具备资质的本土第三方认证机构“走出去”,与其他国家认证机构建立认证结果的有效衔接。

4.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化

建议考虑通过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建立区域性碳足迹标准;

支持链主企业携手行业协会发布行业的碳足迹核算指南;

鼓励研究机构深度参与国际碳足迹与生命周期数据库建设,通过技术交流分享中国经验。

Zhuohui HUANG
WRI可持续转型中心副研究员黄卓晖作主旨发言 | 图源:FECO

WRI可持续转型中心副研究员黄卓晖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国内外“新三样”产品的碳足迹标准对比分析显示,各国在光伏产品功能单位、锂电池产品系统边界和电力建模、新能源汽车使用阶段的核算方法学上存在差异,有必要加强协调以增强核算结果的可比性。

此外,他通过对比国内外主流碳足迹数据库中重点产品的建模方法与数据结构,建议中国碳足迹数据库考虑采取“顶层设计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的策略,由相关部门制定数据库基本原则和要求,各行业、区域及商业机构开发专业化、特色化的产品数据库,确保碳足迹数据库在底层结构上的一致性与互操作性,同时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WRI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产品碳足迹体系建设工作,聚焦碳足迹体系与国际规则的兼容协同,同时支持区域碳足迹政策工具的创新实践,带动重点行业供应链减排。

 

参考文献

[1]国家认监委秘书处关于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机构遴选结果的通知,https://www.cnca.gov.cn/zwxx/tz/2024/art/2025/art_5605cfc80d754086a57c426e2b7632ce.html

[2]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的通知,https://www.samr.gov.cn/zw/zfxxgk/fdzdgknr/rzjgs/art/2025/art_7e5d08ee347a454bb0620019fb6df43f.html

[3]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5/202503/t20250303_1103199.html

[4]《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3号——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https://www.szse.cn/lawrules/service/share/t20250117_611578.html

[5]《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https://www.sse.com.cn/lawandrules/sselawsrules/stocks/mainipo/c/c_20240412_10753180.shtml

[6]《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1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https://www.bse.cn/cxjg_list/20002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