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影响力的扩大以及气候科学的进展,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于2022年联合发起了自GHG Protocol发布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更新工作。此次全球更新的重点将围绕企业标准、范围二标准(即购入并消费电力、蒸汽、热力、制冷所产生的间接排放)和范围三标准(供应链上下游排放)进行。

为帮助国内相关机构和企业了解GHG Protocol的更新进展, WRI中国办公室推出了GHG Protocol资讯解读系列文章。在上一期中,我们介绍了《范围二指南》的修订方向;在公众咨询即将启动之际,本期文章将聚焦于征求公众反馈的具体修订内容,鼓励国内各方积极贡献专业意见,参与公众咨询,共同推动中国在国际标准修订中发挥影响力。

Nature
图源:unsplash


《范围二指南》修订进程的四大关键点

1.范围二修订将于今秋启动公众咨询:

2025年7月14日,GHG Protocol的独立标准委员会(Independent Standards Board,简称ISB)对范围二技术工作组(Technical Working Group)提出的修订方案进行了表决,批准其进入下一阶段的公众咨询阶段,供各方发表意见。

范围二修订方案的公众咨询预计于今秋启动,并将于2025年底完成。本次修订旨在提升企业范围二排放核算的完整性与精确性,这是GHG Protocol 企业系列标准更新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范围二关键条款的修订预计将于2026 年年中定稿发布,剩余议题将随后进行第二轮公众意见咨询。最终,完整的范围二标准和企业系列标准计划于 2027 年底发布;是否进行试点测试,将视公众咨询结果决定。

2.利益相关方将有机会对修订提供建议:

范围二工作组将于近期完善相关修订条款,并面向公众发布。GHG Protocol 鼓励所有相关方参与公众咨询,具体流程和时间表预计将于今年初秋公布。届时,公众咨询将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开展,内容涵盖修订草案文本及相关专题问题。

3.修订工作严格依照既定流程推进:

本轮标准修订于2022年11月启动,GHG Protocol广泛征求了利益相关方对现行企业标准的反馈。范围二及其他相关标准的修订,均遵循一套多年期、多步骤的计划,并严格符合《标准制定与修订程序》;此次 ISB 的表决及草案发布安排,也完全依照既定流程进行。GHG Protocol一贯坚持透明性、完整性与包容性原则,并对所有利益相关方在修订进程中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4.避免排放等相关温室气体影响核算工作将加速推进:

价值链以外的气候行动,例如通过零碳能源采购实现的避免排放(Avoided Emissions),可带来广泛的气候效益,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得到了ISB的承认。为量化这些气候效益,近期范围二技术工作组提出了边际排放影响法(Marginal Emissions Impact,详见《范围二指南》修订焦点详解)。

虽然该方法未被ISB采纳,但ISB充分肯定了范围二技术工作组所奠定的工作基础,并将其移交至行动与市场工具(Actions and Market Instruments, AMI)工作组,以推动该方法适用于电力等所有行业。AMI 技术工作组将在已有进展的基础上,牵头制定标准化、跨行业的温室气体影响量化与报告要求,并广泛听取电力及其他领域专家的意见。GHG Protocol将优先推进AMI工作组的工作,确保各工作组的进展齐头并进。此举体现了GHG Protocol在整个框架内保持一致性、完整性与全球适用性的战略承诺。

Windmill
图源:unsplash

 

进入本轮公众咨询的范围二修订内容纵览

1.关于位置法和市场法*的两项提案,均以较高票数获得了ISB的批准:

  • 位置法方面:要求引入新的排放因子分级体系,优先选择时空精度更高的排放因子;但考虑到可操作性等因素,企业只需要采用免费且公开的排放因子数据。
  • 市场法方面:要求引入小时匹配和区域匹配要求,以提高企业宣称使用零碳能源时的准确性;但是,小时级匹配仅在企业主动做出此类自愿性声明时才必须执行。

*企业在核算范围二排放时,需要同时披露两种方法计算的排放量:基于地理位置的方法(Location-based Method,简称“位置法”)和基于市场的方法(Market-based Method,简称“市场法”)

位置法是指使用电网平均排放因子(通常由国家/地区统计部门或国际机构发布),能够反映企业所在地区电力系统的平均碳强度,与企业是否购买绿电或证书无关。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不同企业在同一电网下的可比性。

市场法是指使用企业实际签订的电力合同、可再生能源证书(如I-REC、GEC)、电力交易产品等所对应的排放因子,反映企业通过采购可再生能源、签订PPA(购电协议)、购买绿证等市场行为所带来的减排。其目的是为了展示企业主动的能源采购策略与脱碳行动。

2.为提升可行性而设置的相关内容:

  • 针对小型企业用户,设置了豁免条款;
  • 针对现有长期合同,提供了过渡性“历史合同条款”;
  • 允许使用估算小时数据。可结合现有年度、月度用电数据,与标准化的小时发电数据进行匹配。

所有新要求将分阶段实施,为企业与数据提供方预留数年的准备时间。

3.电力行业的影响核算:

范围二技术工作组提出的边际排放影响法未被 ISB采纳,因此不会出现在本轮公众咨询中。但ISB鼓励范围二工作组在本轮公众咨询中纳入电力行业避免排放、额外性(Additionality)等专题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征求行业建议。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从1998年起合作开发GHG Protocol,旨在制定一套国际认可的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标准。自2001年第一版企业标准发布以来,GHG Protocol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运用。它帮助企业清晰梳理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设定合理的减排目标,并最终推动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