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低碳“一带一路”建设高级研修班在河北省雄安新区开班。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主持开班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事务协调推进组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司副司长潘江,河北省外办党组成员、对外友好协会执行副会长吕晓梅,河北省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峰、金鹰企业管理(中国)副总裁赵勇、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伍伟等出席开班式,并就“绿色低碳”和“一带一路”建设展开相关讨论。(更多会议信息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低碳“一带一路”建设高级研修班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低碳“一带一路”建设高级研修班 | 图源: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中国可持续投资部主任苗红受邀为研修班授课,分享“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国际实践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结合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推动低碳转型发展的需求,苗红重点介绍了在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一庄重承诺背景下,海外投资支持共建国家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展望。

针对“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电力可及和低碳发展需求,苗红就推动商业化项目落地、支持分布式项目建设以及实现能源转型所涉及的诸多挑战,分享了来自金融业、政策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应对实践。她认为,“一带一路”绿色投资既是机遇,也是规避高碳投资风险的选择。中国应积极发挥国内经验实践,为沿线国家提供借鉴,同时探索对接东道国需求及与国际投资者的合作,为绿色带路投资树立新范本。

关于可再生能源项目筹资准备阶段成本高、缺少融资渠道等问题,苗红介绍了公共资金撬动绿色投资,以及主要投资国政府部门牵头专门为海外可再生投资提供一揽子支持的实践,沟通了来自投资者和项目开发方对于项目可融性标准的需求。苗红表示,助力带路沿线国家能源低碳发展,既需要公共资金撬动多种资金形式协调配合,也离不开政策上的统筹部署与支持。

面对能源转型挑战,苗红也分享了“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和亚洲开发银行能源转型机制(ETM)等公共资金支持机制,和来自电力、矿业等私营部门的自主尝试案例。苗红还强调了中国在“光伏+农业”、“光伏+渔业”等服务于生产、生活及社会用能的分布式项目经验,对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电力可及的同时提高民生的重要作用。

WRI和合作伙伴共同搭建的中国海外投资清单数据库(COFI) 显示,过去二十年间,中国在非洲及东南亚地区的非水可再生能源投资整体还是较少。然而,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测算,若要实现《巴黎协定》中的1.5℃全球温升目标,预计到2026年,非洲地区风光可再生能源装机需达到2020年水平的2.3倍,东南亚地区需达到1.9倍,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投资需求巨大 [1]。“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不断推进,将有助于满足当地可再生能源需求并促进低碳、可持续发展,也将为中国投资者带来新机遇。

本次研修班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河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河北省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支持,来自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保部相关司局,地方发展改革委系统近40名干部参加。

参考文

[1].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21,《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行业路线图》计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