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
世界资源研究所通过博客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
如需转载,请与我们的传播主管 田甜 (tian.tian@wri.org) 联系
-
作者 和 -制作可持续吉他(二):夏威夷相思木
欢迎阅读世界资源研究所《制作可持续吉他》系列博文。本系列共由六篇文章组成,描绘了用于制作吉他和其他乐器的木材——声木的命运。该系列每篇文章专门介绍一种用于制作吉他特定部位的木材。在可持续采伐方面,每种木材都面临着自身的挑战及潜力。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二篇,主讲夏威夷相思木。
-
作者 , 和 -制作可持续吉他(一):北美云杉
欢迎阅读世界资源研究所《制作可持续吉他》系列博文。本系列共由六篇文章组成,描绘了用于制作吉他和其他乐器的木材——声木的命运。该系列每篇文章专门介绍一种用于制作吉他特定部位的木材。在可持续采伐方面,每种木材都面临着自身的挑战及潜力。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一篇,主讲北美云杉。
-
作者 和 -走进非洲——世界资源研究所助力“东非水塔”埃塞俄比亚应对水风险
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对水资源的需求可能会在未来数十年出现激增。水资源的供需不平衡可能对全球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风险。根据联合国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18亿人口生活在水资源绝对短缺的国家和地区;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将面临用水紧张;发展中国家的取水量将增加50%,发达国家将增加18%。
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也是非洲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的非洲区域办公室就设在埃塞俄比亚。为帮助埃塞俄比亚更好地管控其面临的水风险,WRI正式发起了埃塞俄比亚水风险管理项目,评估埃塞俄比亚全国基准水压力现状,预测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压力造成的影响,并开发地图等政策工具帮助埃塞俄比亚政府应对相关水风险。
埃塞俄比亚的水风险管理
-
作者 , 和 -水资源短缺带来的电力危机
-
作者 和 -关注建筑能效:中国三城市展示绿色建筑发展经验
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今后15年建筑能耗可能将增加40%。中国的国家气候承诺要求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也将绿色建筑和建筑能效列为重点领域。目前的问题是:负责城镇建设的城市、乡镇有关政府部门及建筑开发商如何才能实现国家政府制定的宏伟目标?
全球决策者都在思考这一关键问题。来自24个国家的能源部长于本周在北京参加第8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Clean Energy Ministerial),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面对大规模的城镇化发展,城市应如何提高建筑能效?今年三月在第十三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东亚建筑能效论坛暨‘建筑能效加速器(BEA)’项目启动会”上,中国的三个城市分享了经验。
上海市长宁区:通过能源绩效数据,设定建筑基准
不去衡量就无法改变。能源监测系统收集建筑能源消耗数据,帮助运营商更好地掌握建筑消耗能源的方式和时间的具体情况。运营商可以通过调节供热或制冷系统、照明水平和运营时间,优化建筑能源绩效,从而节约大量能源。
-
作者 , 和 -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的六大看点
2017年6月6-9日,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CEM8)在北京举行,探讨如何扩大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加强清洁能源项目合作。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成员国(包括美国)共占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额的90%、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5%。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上,24个国家及欧盟的能源部长和高层决策者齐聚一堂,与技术专家、私营部门领导者共同参与闭门圆桌会议、技术展览、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活动。
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是全球唯一的大型多边清洁能源论坛,今年是该会议的转型之年。不但数个成员国的政治领导层出现变化,过去八年来会议秘书处一直设在美国而今年也转移至多边机构国际能源署(IEA)。
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有以下六大看点:
1. 新的多边伙伴关系
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的核心作用是展示推进清洁能源的各种可能性。能源部长等高层决策者相互学习,借鉴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速低碳转型的经验,从而对国家清洁能源项目产生影响。
往届清洁能源部长级年度会议上往往会启动各种多边行动,通过短期措施促进特定领域的进展。本次会议将启动电厂灵活性、电动汽车和建筑能效等三个新行动,与此同时,制冷、企业新能源采购、能源管理和照明等四个行动正在开展。
-
活动回顾 | “新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2017全球热点观察
2017年3月1日下午,世界资源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在北京联合举办“‘新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2017全球热点观察”活动。本次活动邀请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做开场致辞,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Manish Bapna、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战略部副主任秦昌波分别做了主题演讲。在专家讨论环节,世界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John Litwack先生一同参与了讨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钱易院士与原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石定寰先生对活动进行了点评。
-
转载 | WRI马尼希·巴布纳: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正在改变
原载财新无所不能(www.wusuobuneng.cn),作者涂梓珺。本文由作者授权转载。
回顾世界各国发展史早期,都没有跳出先污染后治理、以环境换发展的模式。但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这一发展模式难以持续,需要作出改变。
在3月1日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举办的“‘新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2017全球热点观察”论坛上,WRI执行副主席马尼希·巴布纳(Manish Bapna)对国际清洁能源发展形势进行总结之余,接受了无所不能记者专访。下文根据采访内容整理。
历史上,各国关于清洁能源的发展思路是优先发展经济,然后才关注环境问题。很多国家仍在延续这种发展模式。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昂贵的发展方式,比如印度。
印度有许多人还处于贫困之中,但他们制定了非常大胆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雄心勃勃地承诺到2022年实现光伏发电装机100GW。而三四年前他们的装机规模接近零。为什么一个贫穷的国家要这样大力发展光伏呢?因为他们知道,光伏已经变得比较便宜,相比于煤这样的传统能源来说已经开始具有经济竞争力。
-
分布式清洁能源多能互补项目调研纪实(一):大城县琦泉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2016年底,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办的“中国分布式清洁能源多能互补”研讨会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为了更多地了解分布式多能互补在国内的实际应用和实践,以期梳理不同技术整合和应用形式下的政策执行、技术开发及整合、商业模式情况,世界资源研究所组织多方专家,于2017年3月7日赴河北廊坊调研了大城县琦泉生物质发电项目和廊坊泛能微网生态城区块项目。
-
分布式清洁能源多能互补项目调研纪实(二):廊坊泛能微网生态城区块项目
2016年底,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办的“中国分布式清洁能源多能互补”研讨会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为了更多地了解分布式多能互补在国内的实际应用和实践,以期梳理不同技术整合和应用形式下的政策执行、技术开发及整合、商业模式情况,世界资源研究所组织多方专家,于2017年3月7日赴河北廊坊调研了大城县琦泉生物质发电项目和廊坊泛能微网生态城区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