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5日上午, “投资自然:汇聚新动力,创造新未来——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启动会” 在京举行,向全球发出《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全球共同倡议》(以下简称《倡议》)。此次会议由《倡议》核心工作组成员——世界资源研究所和国际金融机构牵头筹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华夏银行、兴业银行、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保尔森基金会等多家机构组织作为共同发起方均已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与了会议。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中国COP15谈判代表刘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女士参加了会议并致辞。

为落实《昆明宣言》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倡议》,特别是由60家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发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切实有力推动金融机构及各利益相关方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促进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了 “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PBF),旨在联合金融机构、私营部门、学术机构、国际发展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方,助力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短缺以及推动金融机构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全球治理,总结推广最佳实践,并完善资本投资保护自然和应对气候变化机制。截至2021年10月22日,除13家共同发起机构外,已有32家金融机构、环保组织、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及企业以成员机构和重要支持机构的身份加入了该倡议。

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在开幕致辞环节表示:尽管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需资金缺口巨大,但“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各方的努力和行动,终将助力“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的实现。金融机构作为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角色独特,既可以通过投资风险管理避免潜在的生物多样性损害,也能发挥创新投融资模式上的优势填补融资缺口。“除政府外,我们既需要私营部门、学界、社会组织、媒体等共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言献策,加强技术交流和能力建设,提供更多的社会资金,也需要世界各国以及各国际组织能在各项能力建设上加强合作,来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一全人类共同的挑战。我很高兴的看到,今天即将发布并启动的这个伙伴关系平台非常好的体现了这两点关切以及中国政府所倡导的生物多样性全球合作精神。”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秘书处执行秘书穆雷玛女士线上参与了会议,她表示,要更好地去管理与自然相关的金融投资的风险,“要把许多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损失背后的价值和复杂性更好地转化到金融行业实务的规则中来,使得所有利益相关方皆可获益。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不能以牺牲气候、生物多样性或者社会公正为代价。” 穆雷玛女士强调,要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各利益相关方需要更密切的合作,构建一个合作的平台,因此在此刻提出PBF至关重要。

国际金融论坛(IFF)联合主席、第5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韩国前总理韩升洙先生在致辞环节表示:很高兴看到主要的国际金融机构能够携手利用金融来保护最重要的全球共同财产之一——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记住,世界上大多数穷人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他们的基本需求和生存都直接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因此我们要分配更多的金融资源来保护生态系统,确保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协同保护全球共同利益。我确信在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发起这一联合倡议是朝着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迈出的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表示:“私营部门能够带来的资金远远超过公共部门,特别是银行和金融行业能够在减缓与生物多样性锐减相关的风险和影响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具体措施,包括在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层面设立有意义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推出有利于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害和促进生态保护的贷款和投资产品,并为确保成功创建和支持相应的机构内部文化、系统和指标。”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先生在视频致辞中指出,目前针对生物多样性的真实价值尚无定价标准,因此也可以说它是无价之宝。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确地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仍然存在着上千亿的投资缺口,所以希望未来我们可以更加关注生物多样性,并且不断地去帮助人类社会应对这些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促进环境保护是AIIB工作的核心价值之一,我们的行动当中也应该更多关注到陆地和海洋的生物,所有的多边组织还有国际的银行机构以及私营部门都需要携起手来,我们需要一些全面的原则来指导我们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的评估作出明确、明智的决定。”

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环境经济学家乔万宁表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公共资金不足以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因此私营部门和金融机构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加强透明度、信息披露和遵守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是关键。此外,融合公共和商业融资或者把投资回报与生物多样性成果挂钩的创新金融工具可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吸引更多的资源。

会议上,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博士代表13家共同发起机构及32家成员机构及支持机构正式启动了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PBF)。作为PBF工作组联合主席,方莉博士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爱知目标达成进度缓慢的重要原因包括目前全球政治共识不足,缺少明晰的相联系目标。COP15第一阶段会议的斐然成果让我们欣慰地看到社会各界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议题上加大努力地意愿,但如何将各方的努力统筹起来形成更大的合力,还有很大的探索、提升空间。尤其是如何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够被进入社会经济运转的系统。独行快,众行远。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建立这个伙伴关系形成一套系统的合作机制,让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够被系统地融入各部门各行业的优先议程,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尽展所长,从而更加高质高效地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倡议》呼吁各国政府创造有利投资环境以引导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等资金流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相一致,鼓励企业与投资者进行生物多样性相关金融风险的披露,并鼓励符合《后 2020 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要求的私人投资行为;协调和整合各利益相关方开发的不同金融产品和专业技术工具, 定期公布关键工具的产出和进展信息,包括编制并发布伙伴关系全球发展报告;鼓励和支持从事生物多样性工作的各类环境组织分享生物多样性风险数据,并努力开发和整合生物多样性风险防控的专业技术工具, 以支持金融机构努力降低其投资活动/项目生物多样性风险。

《倡议》还鼓励各类学术研究机构和社会公益组织积极为各国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国际企业开展环境、社会和经济治理(ESG)领域的能力建设,尤其是加强多边开发银行(MDB)在开展 ESG 实践示范和能力建设支持方面的领导作用,避免将生物多样性风险转移至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满足负责任企业投资未来的需要和目标。

在随后聚焦倡议“中期行动计划”和“气候与自然协同”的两轮专题讨论中,来自世界银行、国际金融论坛、法国开发署、多边开发融资中心、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署、华夏银行、兴业银行、荷兰合作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腾讯、安永、普华永道、道达尔、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院等机构及组织的代表进行了深入探讨。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表示,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相辅相成、协同增效的,我们必须共同应对这两个危机。积极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措施,协同解决气候变化适应、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改变造成大规模碳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应对气候变化,亟需协力调动大量的公共及社会资本,这需要多边及国内金融机构、环保组织、研究部门加强研究与深入讨论,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纳入金融决策的考量,加强信息披露,并探索多样的金融支持工具。

《倡议》承诺,将借助伙伴关系平台,在能力建设、知识和数据共享、资源交流等方面采取具体行动,尽最大努力遵守联合国所倡导的有关公约和原则以及良好国际实践,通过共同努力和携手合作,加快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特别是《后 2020 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任务的实现,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中国COP15谈判代表刘宁先生在闭幕致辞时代表中国生态环境部对倡议发起机构、成员机构及支持单位的积极贡献表示了感谢,并对PBF下一阶段的具体成果表示期待:“我非常高兴继COP15第一阶段会议开幕不到两周时间,我们13家发起机构还有众多参与机构就能够积极推动这个倡议,这个倡议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希望在第二阶段昆明COP15的会议上,PBF能够有更多的产出。”

中国银行协会副秘书长郭三野也再次强调了生物多样性是金融系统发展的重要根基,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当中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两大重要作用,一是如何在支持企业融资项目过程当中防范生物多样性的风险,二是如何支持生态环境改善类型项目,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或者修复这也是绿色金融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当中大有可为,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需要资金量缺口很大,银行业如何最大限度筹集资金,支持生态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议题,以及我们银行业积极努力的方向。“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我们期待更多伙伴加入《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全球共同倡议》,共同致力于构建和平、稳定、绿色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巴黎协定》和《后 2020 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