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整个亚洲地区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理事会(UNESCAP)的研究报告,在当前政策情景下,预计到2030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耗的占比仅能达到14%,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目标情景下的22%和国家自主贡献减排情景下的35%还相差甚远。随着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如何通过国家间的合作和区域电网互联来帮助亚洲地区利用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变得日益重要。

2020年11月4上午 北京,受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的邀请,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理事会(UNESCAP)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共同组织召开了“促进合作以支持可持续电力系统的集成和发展”研讨会。本次活动是202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亚洲) 大会的边会之一 ,超过100位国内外嘉宾在现场或通过线上参与了会议。。

WRI“一带一路”部部门主任苗红主持了此场边会及专家讨论,她强调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亚洲地区的电力发展和能源转型备受关注,也为各国政府实现碳减排目标和企业投资清洁能源提供更多的机遇,需要重点探讨的是如何通过国际合作以及多利益相关方合作充分发挥各种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的潜力,支持电力部门实现脱碳目标。

UNESCAP能源司司长刘鸿鹏在致辞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长期的气候变化危机给全球社会和经济带来非同寻常的压力,所有的国家需要共同合作应对,而不是孤立地行动。为了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各国还需更加努力,国家间的共同合作尤为重要。电力系统的转型与区域电网互联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便捷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更快更经济地实现低碳化的发展。”

WRI全球能源项目副主任亚历克斯·佩雷拉(Alex Perera)在致辞中表示:“目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将投资转向低碳的行动方案。包括WRI在内的众多机构都有证据表明,当前低碳解决方案和清洁能源转型是符合经济发展,减少贫困以及为无电人口提供现代能源服务的最佳选择。我们需要跨区域的统筹协调,将商业资本加入到低碳方案的实施当中。”

随后,WRI能源与气候部门东南亚项目主任马龙·阿帕纳达(Marlon Apañada)介绍了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在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脱碳化、数字化和去中心化三个方面阐述了该地区能源转型的愿景和效益,通过对比越南和菲律宾两国,分析国家政策对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巨大作用。

日本可再生能源研究所所长大林美香(Mika Ohbayashi)对可再生能源推动实现东北亚地区电力系统互联的项目以及对整个地区电力系统转型的借鉴意义进行了介绍;GEIDCO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隽介绍了东南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愿景,清洁能源的开发和“电-矿-冶-工-贸”的发展模式;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区域项目干事高玄(Hyun Ko)从几大区域倡议和清洁能源走廊对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做了系统的介绍;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ERI)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介绍了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十四五”的发展思路和到2050的非化石能源发展路径,强调未来中国能源在实现自身转型的同时将持续加大绿色能源投资,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实现能源低碳转型发展。

在专家讨论环节,专家们均表示只有各国紧密合作,根据各国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解决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转型,为区域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碳减排目标做出贡献。

会议最后,UNESCAP能源联通部门主管马修·威腾斯坦(Matthew Wittenstein)做了总结发言。威腾斯坦先生引用了谚语“一人独行走得快,与人同行走得远”。他表示:“只有加强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才有可能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同时技术的进步将会让实现方式更加轻松、经济。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性政策来降低可再生能源在全球所有地区的发电成本,并同时要考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以及未来如何规划和运营电力系统等问题。我们需要抓住机遇,勇于思考,建立更多的国际合作机制,帮助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巴黎协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