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 | 持续探索长三角工业园区低碳转型路径,把握园区转型中的“关键关系”
工业园区是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区域,也是温室气体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目前,全国有国家级和省级园区约2500家左右[1],80%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园区,总产值约占全国的50%,同时也贡献了全国31%的二氧化碳排放[2]。为此,国家改革委、工信部、生环部多个部门分别建立了95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区[3]、104个国家绿色工业园区[4]、67个国家低碳工业园区,以大力推动国内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在4月17日召开的“长三角工业园区低碳转型研讨会”上,WRI与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嘉兴市高质量发展规划院、汇丰银行等机构的专家,围绕工业园区低碳转型的关键挑战,最佳实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2023年10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省级层面由各省工信厅牵头,发布了各省的工业领域碳达峰方案,提出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的重点任务,构建园区内绿色低碳产业链条,促进园区内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在以创建的绿色生态工业园区中积极打造“双碳”的优秀典型案例。
作为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地,长三角拥有多样化的园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40家,省级开发区320家,总数占到全国的18%,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主。长三角“三省一市”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中提出了绿色低碳园区的建设任务[5][6][7][8]。
过去一年,WRI与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清华海峡研究院、国瑞沃德(北京)低碳经济技术中心、国网温州电力公司合作,分别在上海、温州和嘉兴的三个园区开展了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研究,探索园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转型之路。
图源: WRI
园区低碳转型仍面临多重挑战
与会专家强调,目前中国园区低碳转型仍面临多重挑战:
- 园区碳排放测算的边界不清晰。工业园区在国家统计体系中不是独立的统计单元,在物理边界、管理边界、经济活动边界、物质或能量流的边界缺乏清晰和统一的标准,由此导致排放现状和特征不清晰。
- 园区之间横向对标难度大。不同园区在定位、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上都存在差异,园区之间从碳排放的角度进行对标 变得困难,难以形成低碳转型发展的样板,园区之间难以有效互相借鉴经验、共同发展。
- 园区低碳转型的减排潜力难以量化。由于园区碳排放的“底数不清”,多数研究从宏观角度分解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缺乏减碳技术的成本效益、环境效益、技术成熟度等技术评价指标,难以对园区低碳转型路径的减碳潜力进行量化。
- 园区低碳转型的机制设计复杂。园区作为多利益相关方的集合体,虽然具有系统化考虑企业和基础设施的优势,但低碳转型需要更高精度优化园区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而且不同企业间的利益分歧和想法不一致,机制设计中要优先明确划定降碳减污的责任,这使得路径和机制的设计变得复杂且难以落地。
WRI深入探索园区低碳转型路径
WRI自2022年开始启动了温州零碳工业园区、浙江嘉兴碳中和工业园区、上海市工业园区零碳转型三个项目研究,清华海峡研究院、国瑞沃德(北京)低碳经济技术中心、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分别在此次研讨会上汇报了各园区的能耗和碳排放现状,并通过情景分析预测未来的碳排放,提出低碳转型的路径和综合能源解决方案。通过对比、总结,我们发现案例园区在低碳转型策略上有一些共性:
- 积极加速园区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园区首要任务是在能源结构上加快清洁能源的替代 ,同时在需求侧园区开展节能诊断,推进节能降碳改造,以及在供给侧再造用能系统,开展综合供用能方案的设计,加快园区用能的电气化和能源梯级高效利用。
- 努力提升园区产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引导产业规模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实行重大项目能耗准入机制,聚焦节能减碳技术装备、清洁新能源应用等领域,支持重点高碳行业、企业实施制造业节能改造项目。
- 重点打造园区级低碳管理体系。开展碳排放评价指标研究,探索建立园区的碳排放评价体系,为新建和扩建项目建立碳排放评价监管机制,逐步实现碳排放信息动态评估和公开。同时,推进园区企业加强与上游供应商合作,做好上游原材料碳排放管理,计算产品碳足迹,建设绿色供应链,降低产品全周期内涵碳排放。
- 着重提高园区低碳科技创新能力。地方主管机构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导规上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在园区孵化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带动装备更新、工艺革新和产品创新。园区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平台合作,协同建设研发低碳技术合作平台、零碳成果转化平台、碳管理人才培育平台。
除了共性的低碳转型策略,研究团队结合三个园区在地理区位、产业发展、能源禀赋上的不同,探索研究了工业园区的低碳转型技术路径。
- 温州试点园区以电网为核心规划能源互联网,对园区的分布式能源和供冷供热方式进行规划;
- 嘉兴试点园区构建与光伏新能源主导产业匹配的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识别出与嘉兴园区能源系统深度减排高适配的技术,包括分布式能源站、压缩空气集中供应,建筑光伏一体化等。
- 上海试点园区重点解决园区内清洁供热与中低压用热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探索跨省际的清洁热力调入机制。
在提出上述解决方案的同时,研究团队也对方案在当地实施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进行了充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