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世界资源研究所、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京联合主办了“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圆桌会暨碳中和背景下“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国际研讨会。来自生态环境部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国家部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社会组织、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企业的50余名代表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参加了会议。

会议研讨了在“碳中和”的国家宏观战略下,中国投资者如何更好加强生态环境风险的管理与防范,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号召,为区域转型以及全球经济可持续绿色复苏做出贡献;同时会议还具体讨论了“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研究第二期项目工作方向与进展,明确了金融机构、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对应用指南、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指南的实际需求及编写建议。会议旨在加强绿色金融领域政策沟通,分享“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绿色投融资相关政策与标准,进一步推动形成“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共识与合力。

会议的开幕致辞环节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主持。绿色联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顾问索尔海姆、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郭敬、绿色联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儿童投资基金会首席执行官韩佩东以及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周国梅在开幕环节中致辞。

Image collage of WRI China's "Belt and Road" project green development guide roundtable

李永红表示,希望此次会议促成各方共同探讨以绿色金融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议题,同时对“一带一路”项目未来工作安排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

索尔海姆介绍了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积极加强应对的努力,认为国家间的合作应该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他强调了绿色投资原则,呼吁各国停止煤电投资,并把风能、太阳能投资摆在优先地位。他还认为中国应该推广绿色技术,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行合作,在这些国家培育更多绿色技术方面的需求。

郭敬指出,在过去三年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分别在四个不同场合专门提到“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这足以说明联盟工作的成效及重要性;他肯定了联盟的项目团队对研究报告的出台和推进所做的工作,认为相关工作无疑积极推动了国家在短时间内发出煤电政策调控的信号,进而将对中国海外煤电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韩佩东认为,气候变化是儿童和青少年未来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各国提出的碳中和愿景目标令人振奋,而当务之急是如何将长期承诺转化为近期行动。尽管受到疫情的挑战,巴基斯坦、菲律宾、越南等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带路共建国家仍提出严格的控煤计划并大力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韩国在气候领导人峰会上宣布退出海外煤电投资,英国政府则于去年12月宣布不再支持海外化石能源项目。在此背景下,中国可以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全球绿色金融发展议程,倡导和加强“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合作,助力共建国家的能源转型和绿色复苏。

周国梅指出,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建设一条绿色“一带一路”。无论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一个发展的潮流,势头超过了化石能源。她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对外投资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工作;通过完善绿色联盟等政策对话平台,各方应该继续积极开发绿色金融等工具,防范“一带一路”生态环境风险,打造“一带一路”绿色项目。

关于国家政策标准的讨论单元由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首席代表方莉主持。她指出,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世界资源研究所作为智库,旨在架起从科学认知到政治决策之间的桥梁,曾经为推动《巴黎协定》达成做出重要贡献;作为行动者,世界资源研究所致力于推动将政治愿景转变为各国务实行动,提供综合有效的工具和解决方案。来自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一级巡视员叶燕斐,与来自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的政府及商业代表进行了政策与标准方面的沟通,围绕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的国家实践进行了讨论。叶燕斐说,在支持绿色“一带一路”和绿色“走出去”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强调低碳这个因素;同时,在把发展中国家的降碳目标转变为具体的规划、时间表和路线图的过程中,中方金融监管要更多加强和当地金融机构、当地投资者以及当地环境公益组织的交流合作,更多倾听他们的声音。巴基斯坦-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穆斯塔法认为,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带路沿线国家提供绿色主权担保,可以促使更多投资者提供更加优惠的资金。他还介绍了巴基斯坦对电网升级、使绿色可再生能源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国家电网系统以及国家能源系统中的需求。欧洲气候基金会印度尼西亚国家主任西托鲁斯介绍道,印尼和东盟央行制定出东盟的可持续银行业原则,将有助于东盟各国央行制定各国可持续银行业指引政策。她表示非常希望了解中国目前在海外投资领域的相关环境法规,并期待这些法规能够帮助印尼在内的东盟国家建立更好的能源结构。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和儿童投资基金会的代表在金融机构的机遇与挑战方面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看法。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一带一路”中心主任王珂礼对2020年的能源成本进行了比较,并指出煤电生产成本已经高过了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如果继续对煤电进行投资,在未来就会变为沉没成本无法挽回。同时他还指出了金融机构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包括如何提升投融资和工程总承包进程中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如何建立滚动项目清单,如何验证金融机构投资的项目是否真正达到绿色标准等问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代表赵众卜介绍道,中国信保将绿色业务纳入积极支持的业务范畴,对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加大支持力度,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产品进出口业务的承保,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儿童投资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项目主任刘强建议国内金融机构在推动绿色金融工作中纳入气候要素,加强与国际标准的统筹协调,在控制化石能源的同时,推动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和光伏的发展,并加强数据信息披露等基础工作,引导“一带一路”投融资的绿色发展。

绿色联盟秘书处副处长蓝艳,与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中国交建集团、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围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的议题展开了互动。

会议由韩佩东进行总结。她赞扬了联盟在助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方面的积极进展,建议在今后工作中充分考虑各国国情的不同,整合政府、企业、投资机构、智库等多方力量,将围绕绿色发展指南所做的努力放在习主席最新的气候承诺背景下来考虑,把绿色发展原则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促成中国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协调一致。

会议背景:

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管理,以绿色金融为抓手推动对外投资可持续发展,是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基础性保障。同时,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大力推动绿色低碳投融资也已成为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议题。

2019年12月,“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简称绿色联盟)正式启动了“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简称指南)研究项目,并于2020年12月发布第一阶段基线研究报告。研究旨在为“一带一路”项目制定一套清晰明确、切实可行的分级分类体系和绿色发展指南,重点关注项目在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项目提供绿色解决方案,为利益相关方决策提供绿色指引。世界资源研究所是绿色联盟的成员之一,牵头参与绿色金融与投资、绿色城市两项伙伴关系。

为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对外投资项目绿色发展相关研究,强化绿色投融资对“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2021年,绿色联盟启动了第二期研究,研究制定金融机构、企业、共建国家政府等利益相关方的细化应用指南,并以公路、铁路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制定绿色发展指南,为对外投资项目识别和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提供解决方案。

研究项目作者之一,来自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绿色金融研究员王烨表示:接下来,课题组将就“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交通灯”机制针对金融机构和中资企业等投资方的应用做出具体建议,为政策部门提供参考。研究团队将为“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分级分类、差异化管理提供更加清晰的执行建议和参考示例,帮助金融机构和中资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和机构设置,更好地对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的绿色化。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的像此次圆桌会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绿色发展交流活动,以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与带路共建国家展开深入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