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专委会联合承办的“双碳背景下的绿色城市更新专题论坛”在北京顺利举行。本次论坛是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办的“2025国际零碳城市乡村与零碳建筑大会暨技术设备博览会”(以下简称“国际零碳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围绕城市更新过程中面临的绿色低碳技术路径、节能降碳机制创新、政策支持与金融赋能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WRI罗斯可持续城市中心建筑环境全球负责人Roxana Slavcheva以“规模化推进建筑节能改造:欧洲经验借鉴”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Roxana Slavcheva
图源: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建筑是城市减排的关键领域

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关键领域之一。2022年,建筑运行碳排放占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的26%[1],这一比例在中国是21.7%[2]。要实现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国际能源署(IEA)指出,到2050年全球现有建筑中有85%必须完成节能改造,实现建筑运行层面的“净零排放”[3]。

但是,当前全球建筑节能改造的速度与深度远未达标。全球每年既有建筑改造率仅为1%左右,这一比例需要在2030年前提升至每年2.5%,并在2040年进一步提高至3.5%[4]。如果未来数年改造力度无法加大,建筑碳排放将持续增长,影响《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实现。

建筑节能改造效益显著

研究表明[5],提升建筑能效是城市最具成本效益的减排策略之一,如果大规模推广现有的最佳节能实践,并结合电力脱碳,到2050年全球建筑领域CO2排放量有望减少83%。

Bar Chart of Urban Emission Reduction Strategy Effectiveness
提升建筑能效是城市最具成本效益的减排策略之一 | 图源:WRI

建筑节能改造能带来显著的气候和发展效益

1.全球平均每投入1美元用于能效改造,可带来2美元的节能成本回报;

2.相比传统建筑,零碳韧性建筑可降低50%-80%的能源消耗;

3.零碳韧性建筑具备应对未来能源成本上涨与电网稳定性问题;

4.尽管前期成本会增加5%-10%,通过全周期成本节约可实现投资回报。

要在本世纪中期实现全球建筑领域的净零排放,需要将投资额度从2022年的1.1万亿美元提高到2030年的1.7万亿美元,其中大约四分之一的资金需求来自中国,特别是针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中国的绿色金融仍有扩容空间,更加有效地支持绿色低碳城市更新。

欧洲经验:有效激励机制,推动建筑节能改造

在欧洲,建筑节能改造已经进入了政策驱动与市场响应并进的新阶段,形成了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路径

荷兰:“ Energiesprong”一站式深度节能改造

“Energiesprong”意为“能量跃进”,起源于荷兰,致力于打造成本可控、适合大规模推广的老旧建筑深度节能改造方案。其核心理念是将装配式建筑应用到节能改造中,通过标准化设计和工厂预制的方式,为既有建筑量身定做墙面保温板、高性能门窗等材料,从而大幅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同时提升建筑节能性能。

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节能改造,节省未来几十年的运行成本,即可收回前期投入。为推动这一模式落地,项目团队与政策制定者和金融机构合作,建立配套政策和融资机制;并协调住房协会、建筑企业与技术供应商,逐步从试点扩展到成片改造。

目前,该模式已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推广实施,并获得了欧盟资金的支持。

Netherlands' Energiesprong
图源:partel.co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建筑改造项目

德国为提升建筑业能源效率,设立了高效建筑联邦补贴(BEG),为改造翻新住宅、非住宅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与还款补贴。BEG由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和联邦经济事务与出口管制局共同实施,资金来源于联邦气候与转型基金,其核心特点是将贷款额度与补贴金额与建筑物节能水平挂钩。

以住宅项目为例,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使用“节能住宅等级”衡量住宅节能水平,并以此设置差异化信贷和补贴额度,且其贷款利率显著低于同期普通住房水平。为确保节能效益,BEG要求申请人聘请德国能源署认证的能源效率专家进行项目评估、方案制定和施工监督,作为项目申请条件与项目完成后获得补贴的依据。

项目有效增强了建筑节能改造的可预期性与收益可测性,显著提升了社会资本的参与意愿。以2022年BEG项目为例,通过335亿欧元的联邦基金,累计带动约1780亿欧元的投资,撬动比例达1:5.3;资助的各项措施平均每年可减少约6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在德国可产生约1490亿欧元的总附加值,相当于创造约215万全职就业岗位,显著提升了建筑领域的能效水平和气候减排效益[6]。

KfW residential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and related loans/subsidies in Germany
表1: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住宅节能标准及对应信贷和补贴标准[7] | 图源:WRI

法国:低能耗建筑标准与住房节能改造补贴

在法国,完成深度节能改造并达到BBC(低能耗建筑)认证标准的项目,可以获得大量政府激励和长期的经济回报。法国的住房节能改造补贴“MaPrimeRénov”计划为符合条件的改造提供高达90%的补贴,同时还可享受税收抵免和增值税减免,大幅降低前期投入成本。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若住宅能达到BBC能效标准(每年每平方米能耗低于80千瓦时),每年可节省约 800到1500欧元的能源费用,通常在6到10年内就能收回投资成本,具体取决于改造深度。

随着化石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以及市场对高能效住房需求持续增长,BBC认证住宅越来越被视为更具保值性、市场吸引力和未来适应力的绿色资产。

MaPrimeRénov in France
图源:"MaPrimeRénov”计划

欧洲经验:推动建筑节能改造的成功要素

欧洲能够成功推动建筑节能改造,离不开以下五个重要因素

1.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建立健全配套的法规政策、金融机制和技术体系,全面支持建筑节能改造。

2.加强韧性建设

在城市更新和建筑改造中,统筹考虑极端高温和水资源风险,提升整体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促进包容性转型

通过包容性政策和财政激励,保障低收入人群能够参与改造,防止陷入“能源贫困”。

4.出台激励政策

通过补贴、低息贷款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按能效标准引导市场投资节能改造。

5.加强跨部门协调

推动住建、金融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形成系统合力,加快建筑领域绿色转型。

基于此,WRI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提出建议

1.金融机构

为信贷员、风险分析师及住房金融管理人员开展定制化培训,内容涵盖建筑节能改造的商业模式、风险与回报评估、绿色贷款设计等内容。

2.地方政府

(1)联合智库和国际机构组织培训项目,提升政策制定与执行能力,推动加强城市更新政策与气候政策的联动;

(2)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式,让决策者了解全球最佳实践。

3.开发商与承包商

扩大对中小型开发商的绿色建筑认证与评估培训覆盖范围。

4.出台激励政策

通过补贴、低息贷款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按能效标准引导市场投资节能改造。

5.消费者与住房协会

(1)面向公众开展宣传活动,普及建筑节能改造在节能降费、健康舒适等方面的长期优势;

(2)运用行为激励工具(如绿色标签、账单对比)引导居民选择更环保的居住方案。

green building
图源:unsplash

城市更新为中国建筑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将为节能减排、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行动带来多重效益。加强城市更新政策与气候政策的联动,将绿色低碳融入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升城市气候韧性、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WRI以城市更新为切入点,重点推动建筑节能改造。一方面希望结合中国多样的气候带特征,开展区域化的节能改造技术推荐和成本效益研究;另一方面希望推动金融部门和城市建设部门的交流沟通,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支持模式,促进更多的城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融入绿色低碳要素,让城市更新成为绿色增长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https://www.iea.org/energy-system/buildings

[2]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01/20/WS678e178ba310be53ce3f2940.html

[3]https://www.iea.org/articles/net-zero-by-2050-hinges-on-a-global-push-to-increase-energy-efficiency

[4]https://systemschangelab.org/buildings/optimize-energy-efficiency?indicatorId=1777&tab=timeline

[5]https://publications.wri.org/buildingefficiency/

[6]https://www.energiewechsel.de/KAENEF/Redaktion/DE/PDF-Anlagen/BEG/beg-evaluation-2022-kurzfassung-englisch.pdf.

[7]“节能住宅40”指该建筑的一次能耗水平为参考建筑的40%(下同)。因此,节能住宅等级数值越小,建筑能效越高。此外,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还引入“可再生能源等级”和“可持续等级”作为新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