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以来,全球范围内多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事件,例如,7月13日起欧洲西部连续两天的暴雨已造成包括德国、比利时、荷兰在内的多国超200人死亡,数百人仍然失踪,多地区受到了毁灭性的影响。虽然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属于自然现象,但气候变化形势的恶化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这些灾难的频率和强度。《IPCC全球升温1.5度特别报告》显示,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北半球中纬度陆地地区的平均降水量自1951年以来有所增加[2]。而在中国,根据《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1961-2019年期间年平均降水量、极端强降水事件也呈增长趋势,年累计暴雨站日数平均每10年增加3.8%[3]。这些不争的事实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再是远山淡影。它近在咫尺,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加大投资和行动力度,然而单纯开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减缓气候变化”行动已远远不够。2020年,相较于工业化前水平,全球温升已达到1.2度[4],且不可逆转。气候变化风险加大带来的极端天气情况将越来越频繁,其强度也越来越难以预测。加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刻不容缓。

建设海绵城市是城市加强基础设施气候韧性以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海绵城市的防涝能力问题,近期不少城市规划、水利工程方面的专家都已纷纷回应,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缓解灾难风险、降低损失,并不能完全杜绝灾难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并且虽然不同城市的防洪设计标准不同,但均无法、也不可能达到应对此次郑州特大暴雨的程度[5][6]。此外,目前国内城市建设的海绵示范区的面积仍然相对较小,因而其作用范围也相对有限。因此,我们需要客观、理性、辩证地看待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

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与以往纯灰色模式的防洪排水基础设施不同,海绵城市建设加入了基于自然的绿色基础设施解决方案(NbS),既可弥补传统泵站、管网基础设施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减轻其排水压力,同时在原有防洪排水设施的基础上增加额外韧性措施,可充分发挥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例如,屋顶花园(左图)在不占用土地面积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植物的根系有效蓄水,减少屋面径流;下沉式绿地(右图)可以利用植物与开放空间的结合承接和贮存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因此,这些新增的绿色韧性设施能够增加雨水入渗、蓄积量,控制雨水径流量,从而可以缓解气候变化所加剧的洪涝灾害风险。

 

Green roof

 

此外,海绵城市的建设除了可以一定程度上规避洪涝灾害风险,还可以创造其他社会环境效益,主要包括:1)环境效益,如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净化水体改善水环境质量 、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等;2)经济效益,如回收利用雨水、节省城市管网运行费用、促进周边土地房产增值等;3)社会效益,提升环境品质、增加城市美学景观价值、增加就业等。

中国海绵城市的理念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认同。虽然很多国家已经拥有先进的雨水管理理念和措施,但仍然积极到中国开展考察调研,学习借鉴中国海绵城市的经验,并将很多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应用到本国的城市建设中去。如英国的曼彻斯特绿色基础设施战略(Green Infrastructure Strategy)已经将武汉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付诸实践[7],并在防涝以及其他社会环境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中国于2015-2016年期间先后确定了两批共30个城市开展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近期于2021年4月最新发布了《关于开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通知》,经评审拟选取了20个示范城市进一步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该通知也再次表明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视,但未来还应努力保障此项工作的持续推进与有效落实。

一方面是因为海绵城市建设是系统工程,从城市建成区20%的面积跨越到80%的面积符合海绵城市要求,从试点区域扩展到全市层面开展改造或新建工作,并不是几年的建设就可以全面实现的,而需要多部门、多维度的分步推进。因此,各城市应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统筹实施建设工作,并设定阶段性目标以保障工作的稳步开展。

另一方面,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区域性强降水及洪涝事件将更加频繁且剧烈。在RCP4.5情景下(目前各国目标行动相对最为接近的排放情景),未来至本世纪中叶,国内中东部地区及沿海地区将处在中高风险区(IV级)以及高风险区(V级),同时长江、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均处在高风险区内[8]。因此,相应地区应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结合未来气候风险相应调整设计标准,同时还需要定期评估与考核建设成效,及时校正建设目标与方案,从而使其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助力城市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气候风险。

 

Map of China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海绵城市的建设固然重要,但在开展气候适应工作时,也不能完全依赖硬性建设,还需要软性建设的配合,形成综合的工作方法。正如此次郑州事件所暴露的,中国不少城市还存在灾害预警系统不够及时有效、民众对于灾害自救知识掌握不足等问题。加强应急知识储备与管理能力,从基础设施、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综合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快速应灾的能力以及灾后的恢复重建能力,这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及相关灾害都至关重要。

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而应对气候变化也没有一步到位的完美方案,要辩证客观地看待所有方法,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实现“减缓”和“适应”双管齐下。正如在今年年初气候适应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呼吁到2024年全球应将用于气候适应和韧性工作的资金份额增加到气候资金总额的50%(目前该份额不到25%[9]),加大对气候适应的重视,携手推进全球气候适应工作。


引用文献:

  1. http://www.zhengzhou.gov.cn/news4/66640.jhtml
  2. IPCC. 2018. Global Warming of 1.5°C.
  3.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 2020.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
  4. UNEP. 2021. https://www.unep.org/news-and-stories/story/alarming-rise-global-temperatures
  5. https://new.qq.com/omn/20210723/20210723A0365E00.html
  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880976554261416&wfr=spider&for=pc
  7. http://growgreenproject.eu/city-actions/manchester/
  8. 李柔珂, 李耀辉,徐影等. 2018. 未来中国地区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预估. 干旱气象. 36(03):341-352.
  9. http://www.oecd.org/environment/climate-finance-provided-and-mobilised-by-developed-countries-in-2013-18-f0773d55-e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