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灾害频发,中国受灾极为严重

Accelerating Climate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 China

如果说要给2021年整理标签, 那么“气候灾害”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沉痛的灾害事件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再是远山淡影。它近在咫尺,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中国是全球受气候变化相关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气候变化引起海洋温度上升,夏季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发;冬季气温降低,暴风雪发生的频次也越来越高;由气温和降水变化引起的干旱则正在加剧土地退化。

据统计,2008至2018年间,中国农业受气候灾害影响遭受的损失累计达976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农业累计损失总量的55%,其中旱灾是对中国农业影响最大的灾害,其次还有洪涝和风雹等气象灾害。未来气候变化引起气温和降水模式的改变还将继续直接或间接造成农作物减产,预计到2030年,季节性干旱可造成中国三大主粮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减产8%。而2011-2020年间,中国台风累计直接损失已经达到6,561.8亿元,其价值相当于摩洛哥(世界经济体排名第60)2020年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最不发达54个经济体产出之和。而截至今年8月2日,郑州暴雨事件给该市带来了惨重的人员伤亡,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达532亿元

强化气候适应行动,势在必行

面对严峻形势,中国需要进一步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在加大投资力度,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气候风险。然而单纯做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展“减缓气候变化”行动已远远不够。气候变化风险加大带来的极端天气情况越来越频繁,其强度也越来越难以预测。2021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全球升温有可能在未来20年内突破1.5℃,未来升温加速趋势明显,由此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已不可逆转。因此,中国在继续减碳工作的同时,“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也需要加速加力,从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两方面着手,综合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快速应灾的能力以及灾后的恢复重建能力。

气候变化适应工作涉及粮食生产、自然环境、水资源、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等诸多关键领域,而加强基础设施的气候韧性建设对规避气候风险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尤为重要。具体而言,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在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行等各环节为基础设施增加额外的韧性,从而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作为全球适应委员会发起国之一,以及引领全球基建发展的大国,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提早针对气候适应工作增加投入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可以提升国内基础设施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另一方面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可带动全球气候韧性基础设施的发展。

《加速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建设》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选取典型案例,聚焦分析中国基础设施面临的三种气候风险以及相应的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系统地评估了韧性投入可能带来的效益,并探索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创新的融资方案和机制,以期对中国《适应战略2035》的编纂工作有所贡献,支持并推动“十四五”期间政府部门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同时,为未来政策制定者及相关研究者进一步完善适应工作提供分析基础与可行性建议。

加快投资建设气候韧性基础设施,一举三利

《报告》研究表明,提前投入气候适应收益丰厚,主要包括规避未来损失、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等三重红利。2019年全球气候适应委员会发布的旗舰报告显示,在2020-2030年间,气候适应需要1.8万亿美元的投资,但可带来价值7.1万亿美元的净收益。通过对宁夏、武汉、深圳三个案例中典型气候风险的系统分析,我们研究发现,在气候韧性基础设施项目上每投资1元,未来30年共计可产生2~20元的收益(见图1)。其中,宁夏节水灌溉项目和武汉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效益主要来源于经济效益,而深圳韧性海岸线项目的效益主要来源于避免未来损失。

Figure in Chinese about benefits of climate resilience

同时,将宁夏、武汉、深圳三个地区的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地推广到全国范围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受干旱影响的地区推广宁夏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可以保障农作物在旱季的用水需求,避免减产,对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及农民生计意义重大。另外,节约的水资源通过转移使用可优化当地水资源配置,满足当地工商企业发展的用水需求,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节约水资源中的一部分还可用于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从而起到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的作用,具有极高的环境价值。

在内陆城市推广建设武汉的海绵城市项目,可以极大地增强基础设施的排水能力,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有助于保护城市生命线设施;同时,海绵城市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提高现代化城市的舒适度,还能带来房产增值、雨水回用、气候调节等其他多项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

在沿海地区推广深圳的灰绿结合海堤设施,通过对红树林等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不仅可以增强人工海堤应对风暴潮的能力,降低沿海城市被潮水淹没的损失,还有助于保护沿海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具有较高的环境价值;同时,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为地方经济低碳转型提供新的契机,创造新的经济产业和就业机会,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价值。

资金缺口庞大,亟须创新融资渠道        

《报告》数据显示,全面提高中国基础设施的气候适应能力将会在未来五年内带来近5000亿元的年均资金缺口(见图2)。然而,中国国内目前社会资本撬动能力和金融工具创新仍有待发展的,导致上述资金缺口仍将主要由公共部门资金填补。高度依赖公共资金的问题不仅发生在中国。全球范围内,气候适应公共资金占比高达79% 。因此,拓宽融资渠道刻不容缓,优质私营资本需要加速、加量地参与其中。

 

Bar graph in Chinese about funding gaps for climate resilience

 

国内的金融机构可以积极借鉴相关国际经验,因地制宜的开发新型融资工具以满足气候韧性基建的融资需求,例如:

  • 宁夏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可以由开发性银行、商业银行发行韧性债券吸引大量社会资金后,通过贷款等方式为相关项目提供融资,同时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确保资金得到合理运用。
  • 武汉海绵城市项目可以通过建设雨洪收储激励机制或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
  • 深圳大鹏新区可以考虑发行韧性影响力债券以撬动社会资本,并积极推动新增红树林等生态项目,通过碳汇开发与交易的方式推动生态效益变现。 

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气候韧性基建,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中国推动气候韧性基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决策者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应对 (图3)。

 

Figure in Chinese about how we can promote climate resilience

 

此外,落实推动气候韧性基建的行动也需要政府建立完善的机制保障,包括完善的政策体系、评估体系、监管执行机制,以及部门间协调机制,为不同层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的行动提供机制和平台支持,同时促进和加强国际合作。

当前是加大气候韧性基建投资力度的重要节点,发展气候韧性基建面临多重机遇。一方面,为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经济的影响,中国从2021年开始落实各项经济刺激计划,正式启动2020年初提出的以新基建为导向的发展目标,这将成为未来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另一方面,“十四五” 规划明确指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将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实现更具韧性、更低碳的发展目标,最近更新的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也再次明确了中国更快、更好达成“3060”气候目标的决心。可见,气候韧性基建投契机已成,中国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