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至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结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首期的尝试让参与者和监管者进一步认识到,准确可靠的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

目前,中国碳市场采用MRV机制*来核算、报告与核查重点排放单位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随着全国碳市场的深入,MRV也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和需求,包括提升数据来源的系统性和可溯性,加强数据可靠性校核,提升第三方核查质量等。

*MRV机制,即监测Monitoring,报告 Reporting,核查Verfication

中国的排污许可在管理、数据平台和监督执法等方面的基础,和碳市场的MRV机制具有共通性,能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数据来源、数据交叉校核以及协同监督执法奠定基础,推动行政管理和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

Pic

 

排污许可为何能为碳市场提供支持?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点,二者在实际管理中密不可分。

首先,随着2021年3月1日《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中国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管理制度已基本建立,为纳入温室气体提供了基础:

1. 在监测上:排污单位按证排污,落实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和其他环境管理要求,并规范开展自行监测、上报执行报告,自证环境守法。

2. 在数据上:已经建设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许可平台),排污单位通过许可平台进行相关的数据报送,管理部门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审核。

3. 在管理上:排污单位需提供年度执行报告,有关部门不定期进行监督执法。

由此可见,排污许可在中国固定污染源排放管理中已积累了较好的数据基础,以及相对成熟的管理、监督与执法体系。

同时,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统筹排污许可和碳排放管理。例如,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十四五”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实施方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碳排放权交易是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此,相关的管理要求也为排污许可支持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了管理基础。

一些地方也已提出了有关管理要求。根据《中国环境报》,重庆市要求火电、水泥两个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换发)过程中,载入企业上年度碳排放数据、碳排放管理和履约要求等信息,并要求同步对企业碳排放核查、报告、履约、减排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排污许可如何为碳市场提供支持?

对于已纳入碳市场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可在排污许可中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各项管理要求(如监测、台账、报告等要求),将温室气体参照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监管和执法,提升碳信息披露水平和碳排放数据质量,有利于实现固定源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管控。具体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Pic

 

在碳排放权交易的:

1. 配额分配环节:将碳排放权交易配额载入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许可平台),并结合排污许可,可获得更为全面、系统的行业数据,为未来配额分配的持续优化提供日益充分的行业数据基础。

2. 登记和交易环节:将碳排放权交易过程载入排污许可平台,在“其他控制及管理要求”栏中载入排污单位上年度碳排放数据、碳排放管理和履约要求等信息。

3. 报告提交与核查(含复查)环节:碳排放信息系统依托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可实现温室气体和常规污染物排放信息的统一平台申报和管理,便于推进排污单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的统一采集、相互补充、交叉核对。通过关联整合,将机组名称、发电燃料类型、装机容量等碳排放报告需要的信息从许可信息中载入,既减轻企业重复填报负担,也避免在不同系统中填报导致数据不一致。同时,可利用排污许可的大数据,为企业的碳排放报告和第三方机构的核查报告提供数据交叉校核的基础。

4. 清缴与信息披露环节:通过排污许可的年度执行报告披露企业的碳排放信息和碳排放权交易履约信息等,提升碳排放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溯性,对履约情况也实现信息公开。

5. 监管环节:通过排污许可的证后监管与依证执法,进行常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监管。例如将对企业的碳排放要求的落实情况等纳入排污许可督察范围,推动温室气体管理要求的实施。

 

探索排污许可协同温室气体管理的更多维度

对于未纳入碳市场的温室气体排放源,通过将其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可实现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同燃料的全类型管控;对火电、钢铁、水泥、有色、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全口径管控;以及对重点排放单位和非重点排放单位的差异化管控。上述措施也可为未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深化和拓展夯实基础。

做为固定污染源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排污许可能够从多个维度协同温室气体管理,包括本文所述的支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序发展,支持对未纳入碳市场的温室气体排放源的全面管理。另外,排污许可还能支持ESG中涉环境、涉碳的数据核查和信息披露工作,以及持续开展项目运行期间的碳排放评价。上述均可为深化碳管理提供日益完善的数据基础和协同管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