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信息披露是ESG投资的基础。更高质量的企业ESG信息披露意味着企业有机会获得更高的ESG评级、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获取更加有竞争性的资本注入。设定科学可信的减碳目标、转型路径和具体方案,采用被广泛认可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和方法学,是企业确保披露信息完整性、可靠性、可比性的重要前提,是助力ESG投资和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工具方法。

2023年9月20-21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的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3)在海口举行。此次论坛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革命”主题,涵盖绿色低碳发展、新型能源产业、数字化赋能、ESG市场、国际绿证等诸多关键议题,与国内外行业专家围绕“双碳”领域展开交流探讨,分享促进“双碳”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案。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中国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李晓真出席了“ESG”主题分论坛,聚焦 “科学碳目标助力ESG投资和可持续发展”发表主旨演讲,详细介绍了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的背景与逻辑,阐释了科学碳目标的设立如何助力企业加速减碳进程。

 

WRI中国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李晓真出席了“ESG”主题分论坛

WRI中国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李晓真出席了“ESG”主题分论坛 | 图源:CCIF

 

气候危机下全球迎来ESG发展浪潮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办的联合国地球峰会上,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共识,签署了气候变化、防治荒漠化及生物多样性三大公约。同时,在峰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成立了金融倡议(UNEP FI),推动金融机构把ESG纳入决策过程,发挥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作用,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全球气候行动的“成绩单”似乎并未达到预期。9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发布了全球盘点综合报告[1],对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以来全球气候行动进行了全面回顾。我们必须正视当下并不乐观的气候变化应对现状:碳排放量仍在攀升,发达国家的气候资金承诺尚未落实,气候适应的支持严重滞后。

WRI与贝索斯气候基金等合作伙伴发布的《气候行动现状-2022年度报告》[2]也表明:在未来十年,必须在电力、工业、建筑、交通、森林、土地、农业、金融等重点领域进行系统性变革,才能破局。其中金融系统的绿色化、主流化及加快转型是推动实现变革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

 

《气候行动现状-2022年度报告》

《气候行动现状-2022年度报告》 | 图源:WRI

 

全球金融系统的加速转型转型,需要扩大公共和私人资金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与自然生态保护领域,需要加强为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环境外部性定价,需要加大力度对气候和自然相关的金融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披露和管理。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ESG投资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投资策略。富时罗素发布的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全球资产拥有者在制定投资战略时会考虑到ESG相关因素[3]。投资者可通过评估公司在ESG方面的表现,以评估其在履行社会责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进而识别那些具备长期增长前景的企业。

 

ESG信息披露:
开展ESG投资的基础、发展可持续金融的前提

 

ESG信息披露是ESG投资的基础,是投资人评价投资标的非财务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依据。因此ESG信息的可获得性、可靠性、可比性,对于金融机构践行绿色投资,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尤为重要。ESG信息披露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自愿披露准则,二是强制披露法规。

自愿披露准则常由全球各地的组织自发制定。当前国际主流的ESG信息披露标准主要包括全球报告倡议(GRI)所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国际标准化组织指定的ISO26000、全球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针对特定行业的ESG信息披露指标SASB、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下属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发布的TCFD等。

今年6月,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正式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再次成为ESG领域热议焦点。ISSB要求:

  • ○ 企业披露范围1和范围2的碳排放总量,将范围3纳入半强制披露范畴,即不披露则解释;

  • ○ 要求企业至少能够执行定性的气候情景分析以满足最低限度的要求,如单点预测、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等,以甄别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和机遇的韧性;

  • ○ 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作为企业碳排放量的核算标准,要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四个行业根据GHG Protocol披露其投资活动产生的间接碳排放。

强制披露法规则一般是由政府行政或者监管部门颁布法令,强制要求企业向社会公众披露ESG信息。2022年年末,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正式生效,这是欧盟首次以立法形式要求企业披露环境和社会信息;今年7月又正式通过 了CSRD 的配套准则《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CSRD规定法令涵盖范围内,都需按要求披露其范围1、2、3温室气体排放与排放总量。同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发布气候信息披露法令提案并公开争取意见,提出所有在美上市公司需要披露范围1、2温室气体排放量(如排放量重大或该公司针对范围3的温室气体设定了减排承诺的情形,则需披露范围3)。截止目前,尚未公布最终稿准则。

总体来看,国际上可持续信息披露基本形成了ISSB、欧盟及美国三足鼎立并逐步趋同的态势

 

 

风电

图源:pixabay

 

SBTi & GHGP:提供基础土壤,与企业共探零碳之路

 

当前,行业企业层面缺乏制定中长期碳中和战略或行动计划的科学方法来确保其战略及路径与自身碳中和目标一致,确保披露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比性,且国内市场上鲜有案例可循。同时,在项目层面也缺乏统一科学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监测-报告-核查(MRV)评价方法。

SBTi为企业设定科学减碳目标提供方法论。目前,SBTi已经开发了包括电力、水泥、钢铁、纺织服装、海运、森林土地和农业(FLAG)、ICT、金融等在内的多个行业的科学碳目标设定指南,成为国际上普遍参考和使用的设定减碳目标的方法和工具参考。

 

sbti

图源:SBTi

 

SBTi (科学碳目标倡议)是由WRI、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于2015年6月共同发起的国际倡议,旨在推动企业和金融机构设定基于气候科学的碳减排目标框架,并与《巴黎协定》全球1.5℃温升目标相一致。截至目前,全球已有逾6000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公开承诺设定科学碳目标。其中,加入的企业大多集中于欧洲和亚洲[4],其市值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从增长趋势来看,SBTi加入企业的增长速度近年来呈指数型增长,2022年整年新增企业数量超过了过去七年的总和。

在中国,目前已有230多家企业加入SBTi,包括阿里巴巴、隆基绿能、远景科技、京东、联想、伊利等头部企业。在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在电力、制造业、纺织和ICT。国际上多个知名机构和标准制定组织也积极探索与SBTi方法学的协同,如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格拉斯哥金融净零联盟(GFANZ)都明确推荐SBTi方法学或经SBTi认证的减碳目标。

 

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一项针对近200家企业高管的调查问卷[5]表明,设定科学碳目标可以带来六大益处

1 提升企业信誉:从国际看,重视企业品牌形象、品牌价值的公司确实都纷纷加入了SBTi。从国内看,阿里巴巴、京东、伊利、联想等企业也率先采取行动。

增强投资者信心:CDP把科学碳目标直接嵌入问卷,如果设定科学碳目标,CDP评分则可以提高15分左右。

提升监管韧性:今年6月推出的ISSB-S2中,提出企业要制定气候相关的目标以及减排计划。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企业通过对自身碳排放情况进行彻底梳理,可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监管对信息披露的要求。

促进技术创新:加入SBTi的企业在低碳技术专利评分中往往分数更高,代表了它们的技术研发能力更强。

节约企业成本:SBTi支持企业披露价值链碳排放信息。通过发掘替代原料及技术,逐步淘汰高碳原料,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竞争优势。

提高企业竞争优势:SBTi的设立帮助企业实现全方位的价值和竞争优势提升。

 

图源CDP

图源:CDP

 

支撑SBTi发挥功效的重要基础,是对温室气体的高质量核算。当前,温室气体核算的标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自上而下的《IPCC 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主要是据此开展国家层面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另一类是自下而上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关注企业与城市层面。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是WRI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于1998年开始制定的温室气体核算的国际权威标准,涉及范围1、2和3。目前,GHGP已被全球广泛使用。ISSB提出,为增强所披露碳排放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企业遵循GHG Protocol的相关规定,进行碳排放核算。

 

greenhouse gas protocol

图源:GHG Protocol

 

目前GHG Protocol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更新升级[6],现已完成了对企业标准、范围1指南、范围3标准、基于市场的核算方法的意见征询收集整理工作,计划于2025年正式发布更新版的GHG核算标准与指南。针对范围3的意见征询及反馈主要包括:

  • ○ 大部分受访者对范围3标准及范围3计算指南表示满意。

  • ○ 为更好开展核算,需要更细化的指引与说明。

  • ○ 与科学碳目标(SBTi)、国际碳核算金融联盟(PCAF)、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ISSB)等倡议的协同。

  • ○ 需要开源的排放因子数据库、常见问题解答、研讨交流等工具及技术支持。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已成共识,把气候承诺转变为实际行动,高效落地,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