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COP28大会已经结束。此次COP28大会是史上最大规模气候变化大会,会议首日,各国代表便正式批准通过了“损失与损害”基金决议草案,但与此同时,大会关于化石燃料的争议不断,也留下了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

日前,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中国可持续投资部主任苗红大湾区碳中和协会秘书长、大湾区科创中心主任、国际氢能投资协会秘书长罗绮萍受邀参加了南方财经《绿金圆桌派》“COP28与绿色金融”主题的线上连线,就亲临COP28大会的见闻以及大会关注的绿色金融话题进行讨论。

苗红表示,此次会议达成了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避免气候变化的灾难性的后果的共识,是既难得又值得高兴的事情。而大会所达成的不少关于绿色投资的决议和共识也将推动气候投融资的加速。(原文发于2023年12月25日21财经APP,WRI已获授权转载,点击文末链接查看原文)

 

中国声音需要更多被听到

 

原定于12月12日结束的大会,因各国代表未能就化石燃料的未来达成协议而被迫延期。最终,经过多方沟通,各国代表就制定“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路线图达成一致。

苗红表示,这是既难得又让人欣喜的结果。

事实上,中国在摆脱化石燃料的进程已经走在全世界前列。

中国不仅是可再生能源的制造大国,而且多年来都是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全球第一,积累了很多和应用场景相结合的技术解决方案和项目开发经验。中国通过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推动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可及和能源转型。两年前,中国郑重承诺不再于海外新建煤电厂,这是“一带一路”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未来需要关注和推动将更多资金和技术投入到带路共建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

凝聚共识,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经验进行推广也同样重要。

“确保中国海外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践行社会责任和环境可持续性问题,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一起努力,需要整个生态系统的支持。有让良好行为获得更好收益的机制,才能推动良性运转。”

在12月8日COP28中国角举办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上,WRI与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非洲光带”项目,以期凝聚南南国家气候行动共识,深化在可再生能源投资领域的合作。中国有信心支持非洲加强改善当地能源可及方面的努力,特别是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发挥中国智慧和中国实力。

她还表示,国际能源署(IEA)提出,实现巴黎协定1.5摄氏度目标,需要在2030年对比2022年把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提升3倍和平均能效水平年增长率提升2倍。

中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总量占据第一位,远远高于第二位美国的水平,若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能实现装机增至三倍,中国预计将成为其中贡献第一的国家。但相比之下,能效提升的目标比较难实现,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更多的投入,同时需要更加有效地节约能源和能效提升的新技术和管理能力。

 

气候投融资有何新进展?

 

此次COP28大会与气候资金落实相关议题也备受关注。

WRI每年都会在COP大会前夕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发布气候行动情况报告。今年发布的报告涉及电力、建筑、交通、工业、农食、气候投融资等领域。其中气候投融资是推动气候行动的重要力量,但当前的投资规模与零碳经济转型的速度要求并不匹配。

苗红表示,根据“气候政策倡议”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全球可追踪的气候融资达到了1.4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包含了来自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国内外资金流入。然而,该数字与到2030年每年所需的5.2万亿美元相比仍相距甚远。未来十年,气候领域的资金流入必须逐年增加5000亿美元,才能跟上需求的步伐。

“面对差距,发展中国家对融资的需求显得尤其迫切。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到2030年前每年需要投资2.4万亿美元。目前若不包含中国,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年度投资尚不足该金额的十分之一。”

尽管资金缺口巨大,但此次大会在气候投融资领域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

苗红介绍,大会首日各国就针对易受气候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损失和损害基金达成协议,共同筹建损失损害基金,并已在大会期间为该基金认捐数亿美元;此外,世界银行宣布2024年和2025年每年增加90亿美元,为气候相关项目提供资金。

具体到中国,两位受访专家均表示,中国一直脚踏实地进行气候投融资行动。在COP28大会中国角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办了“气候投融资边会”,向世界发出气候投融资“中国声音”。

在去年的COP27大会期间,WRI与中国环境学会气候投融资专委会(CIFA)共同启动了“低碳城市加速器”项目,旨在为气候投融资试点提供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解决方案,加速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典范。在CIFA及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支持下,已在四川、深圳、陕西、北京等地开展了系列能力建设活动。

 

生物多样性金融等议题仍待探索

 

此次大会上,与可持续信息披露、生物多样性金融相关的绿色金融议题也备受关注。

在COP28大会期间,“可持续投资能力建设联盟(CASI)”正式启动,从绿色金融标准、可持续信息披露等方面,推动中国海外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从资金端推动企业和项目获得可持续融资支持及高质量绿色发展。WRI是CASI的首批知识和网络伙伴

苗红表示,可持续信息披露已成为国际共识。在COP28“金融日”主题活动上,来自64个国家及地区的近 400个组织承诺在全球范围内推动采用或使用ISSB气候相关披露准则。其中既有各行业头部企业,也有机构投资人、证券交易所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公司等。WRI与ISSB也将携手合作,共同促进中国可持续信息的高质量披露,包括促进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在中国的制定及协同发展,推动可持续信息披露相关国际标准的交流沟通及生态系统建设,开展能力建设,开发实用工具指南,分享可持续信息核算与披露的最佳实践

在生物多样性金融方面,苗红介绍,在COP28“自然日”主题活动上,中国宣布正式加入自然与人类高雄心联盟”(High Ambition Coalition for Nature and People,简称“HAC”),并正式牵头发起“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施倡议。

HAC是一个由117个国家组成的政府间组织,旨在应对全球面临的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危机。所谓“高雄心”是希望有更多国家政府能够正式加入联盟,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苗红表示,作为HAC的联合常设秘书处,WRI期待帮助各国履行其生物多样性承诺,推动人类、气候和自然的有效公平转型。此前,WRI已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了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PBF)倡议,侧重于从私营部门调度资源和力量,弥合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缺口,以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能与HAC形成有效互补。

苗红表示,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引起国际社会的足够重视。生物多样性金融的目标是减少和防止给生物多样性带来负面影响的投资和贸易活动,同时增加对有益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资金投入。但目前生物多样性金融发展遇到的最大挑战是风险如何量化的问题。因此,苗红建议生物多样性金融领域的学者或者金融机构研究完善生物多样性目标量化和风险评估体系,为金融机构进行生物多样性投融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