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投融资是遏制全球变暖、消除贫困、保护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如何有效地利用资金,创建良好的政策氛围,实现巴黎气候目标,全球都在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和沟通。从6月在巴黎举行的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到7月中美两国气候特使的会晤,气候资金始终是高层决策者对话的重要议题。我们需要共同创建一个清晰的政策体系,才能让气候融资成为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其气候行动的力度和效率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至关重要。随着2030年目标时间逼近,全球范围内关于气候投融资的讨论热度再上新高。中国在气候投融资方面先行先试,通过制度创新低碳探索,对全球产生影响,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方莉讲话

图源:WRI

 

7月20日,“气候投融资——政策、实践和案例”高级别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由国际金融论坛(IFF)、美国高盛集团、保尔森基金会牵头,20多家全球各行业领先企业参与的中美绿色金融工作组联合举办,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博士受邀在研讨会上做了主题为“创新低碳政策体系,让气候投融资成为发展新动力”的主旨发言(点击原文链接查看更多研讨会相关信息)

 

全球气候资金缺口巨大,六大方面加强转型促进气候投资

WRI与贝索斯基金会等合作伙伴一起发布了《气候行动现状-2022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1],对全球气候行动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强调未来十年内必须在电力、工业、建筑、交通、森林土地、食品与农业、金融等重点领域加快进度和努力。报告提出了关于气候资金的两大发现:

首先全球流向低碳、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资金还远远不够。《报告》选取了全球气候资金、公共资金、私人资本、气候风险信息披露、碳定价、公共资金投资化石燃料6项指标,对全球气候金融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表明,全球气候资金基本上都没有朝着正确的轨道上发展。到2030年,全球每年大约需要5.2万亿美元的气候融资,以防止气候变化带来的最坏影响。而2020年全球公共和私人气候资金流总额为6650亿美元,需要增加8倍才能达到2030年气候资金目标,可见当下全球气候资金缺口之巨大。

气候行动现状-2022年度报告(State of Climate Action 2022)

《气候行动现状-2022年度报告(State of Climate Action 2022)》 | 图源:WRI

 

那么,这一资金缺口需如何弥补?《报告》提出全球金融系统需要在6个方面加快转型

  • 1 衡量、披露和管理与气候和自然相关的金融风险;
  • 2 扩大对气候与自然的公共资金投入;
  • 3 增加对气候和自然的私人资本融资;
  • 4 将经济和金融包容性扩展到金融服务不可及群体和边缘群体;
  • 5 为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环境外部性定价;
  • 6 取消有害补贴和融资。

 

可预期政策激发市场创新,助推气候投融资发展

如何把潜在的市场需求变成实际的市场需求?伦敦城市碳中和的路线图为例,我们会发现清晰、量化且坚定的政策目标是形成长期、稳定市场预期的关键基石。就像买苹果,如果消费者只是偶尔买一两个苹果,没有果农会愿意为此种果树。只有当果农看到了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他才会播种,悉心照料果园,想办法提高产量和质量。同理,气候相关的投资和科技创新也需要长期稳定的预期才能被激发,从而实现突破性发展。因此,长远统筹、系统有效的政策才能降低实现减排目标的成本。

WRI城市转型联盟(Coalition for Urban Transitions)研究表明,通过综合运用成熟有效的低碳减排措施,中国到 2030 年可以将城市建筑、交通和废弃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48%,到 2050 年减少 89%(相对于基准情景)。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资金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的,其中资金是需要合理的投资回报的。有效、可持续的政策机制应该为有利于环境气候的投资创造一个可获得可观回报的环境[2]。

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市场机制,让投资者能够获得回报,这样才能把潜在的市场需求变成真正的市场。然而,光有市场还不够,还需要政府有力地维持市场秩序,比如碳信息披露和测算标准,要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促进气候投融资长期健康发展。在中国,通过开展气候投融资的先行先试,有利于尽早实现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逐步建立起碳总量控制体系,把碳作为一个新的经济要素和因素纳入到系统一并考虑,从而为市场释放出长期的政策信号,从而推动我们的双碳目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球14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的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会对全球产生影响。全球实现碳中和,不仅需要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共同努力,还需要考虑链接不同生产和消费主体的投资和贸易规则。最近在全球范围出现的投资和贸易的一些新规则已经开始将气候变化和生态保护逐步纳入其中,如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等。

全球20大经济体间的贸易中隐含的碳含量

全球20大经济体间的贸易中隐含的碳含量 | 图源:OECD,BCG[3]

 

WRI作为全球智库和行动者,可以充分发挥数据分析和研究方面的优势,通过全球森林观察(Global Forest Watch)、全球气候观察(Global Climate Watch)、水道全球风险地图(Aqueduct)等前沿的数据工具夯实量化分析基础,结合正在更新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以及我们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发起创建的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PBF)等合作平台,促进气候投融资试点的能力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

WRI各大数据平台

WRI各大数据平台 | 图源:WRI

 

▼ 参考文献

[1]Boehm, Sophie, Louise Jeffery, Kelly Levin, Judit Hecke, Clea Schumer, Claire Fyson, Aman Majid et al. "State of climate action 2022." (2022).

[2]https://urbantransitions.global/wp-content/uploads/2021/03/Seizing_Chinas_Urban_Opportunity_ENG_FINAL.pdf

[3]https://www3.weforum.org/docs/WEF_Net_Zero_Challenge_The_Supply_Chain_Opportunity_202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