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支持下,世界资源研究所“前行之路——中国气候适应投融资”研讨会如期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政府、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以下简称《适应战略2035》)的发布为契机,就气候适应投融资工作的实施和展望进行深入交流。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北京代表处副首席代表房伟权主持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资金严重不足,国家和地方如何统筹落实适应战略是后续的工作重点。

panel1

左起: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对外合作交流处副处长侯芳、WRI非洲气候韧性项目主任Nisha Krishnan、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政策法规研究部副主任曹颖、WRI北京代表处副首席代表房伟权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对外合作交流处副处长侯芳高度赞扬了与会专家对《适应战略2035》的深刻思考和丰富的社会反馈。她表示,《适应战略2035》的发布引发了热烈、积极的社会反响,本次会议的即时召开,邀请嘉宾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解读《适应战略2035》,分析交流气候投融资工作的难点与机会,为下一步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气候变化影响风险及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效果评估、韧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适应战略2035》的发布相当于万里长征第一步,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新起点”,她指出,当前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基础仍较为薄弱,亟需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WRI非洲气候韧性项目主任Nisha Krishnan介绍回顾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二工作组报告亮点和6月初于波恩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属机构的第56届会议(SB56)的重要进程。无论是报告还是联合国会议,都强调了长期适应工作的重要性,适应金融已经成为其优先项。目前,国际上已有部分解决方案助力增加气候适应资金:

1.关注当地政府的决策与做法,包括促进融资与规划相结合,开拓灵活的、长期的融资;

2.树立气候适应金融系统,包括国际和国内资金来源、公营和私营部门资金来源。不仅要提升资金流的数量,更要提升质量和可达性;

3.扩展实践和知识共享,包括国际、国家、社区多层面的共享;

4.统一金融术语、标准,包括贷款、赠款、特许权和偿还期等,简化申请流程,增加适应金融的弹性、可达性和可及性。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政策法规研究部副主任曹颖分享了《适应战略2035》的编制历程,全面介绍了战略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以及后续实施中应注意的关键点。战略的最后一章特别强调了加强财政金融的支持,金融的有力支撑是适应工作平稳有序开展的基础。无论是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城市内的建设以及人体健康保障都需要大量资金,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一方面,但如何更好地吸收市场的资金,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商业银行、企业的参与,如何创新金融支撑手段也是未来适应工作中重点考量的内容。

“在整理地方上适应试点工作时,我们看到地方城市其实在这方面具有极高的积极性,并开展了实践工作,应用了如PPP模式、巨灾保险等创新金融手段吸收社会投资、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因此,我们相信金融机制的创新能够更好地保障适应工作的开展。”

合影

左起:WRI北京代表处气候与能源部研究员奚文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政策法规研究部副研究员周泽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廖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硕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政策法规研究部副研究员周泽宇则深入解读了《适应战略2035》中投融资领域,他指出,本次战略强调了防范气候金融风险和加强财政金融支持两方面内容。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对未来金融行业抗压、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开展前瞻性的环境风险分析。金融是适应战略实施的有效保障,《适应战略2035》中提出三方面重点:

1.完善财政金融支持,到2030年,中国每年适应资金需求大概3.7万亿元,财政资金只能达到1/5或者1/10的能力,需进一步引导扩大绿色资金投放,并且投入到气候适应型项目中;

2.推动绿色金融市场创新,债券、保险等都是未来的工作方向;

3.构建气候投融资保障体系,强化气候适应数据统计信息和信息披露制度,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廖原介绍了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在适应投融资规范、标准方面的工作进展,并提出三点建议

1.模式创新,使更多的市场主体(企业)参与到适应项目的设计或者投资阶段,并对适应气候变化资金进行有效评估;

2.加强信息透明,未来国家对于信息透明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

3.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指引项目关注气候适应型领域,因此,建立好的项目指引与评价方法,将成为保障适应领域投融资的强有力抓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硕认为在国家和地方层面最需要投入的是统筹适应行动,包括监测评估,科学研究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而资金缺口,不只是存在于基础设施、城市生命线系统等硬性的建设项目,也存在于政策分析等软性的研究项目。国家可通过探索新模式,比如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国际间的协作等,以准确把握资金缺口。

WRI北京代表处气候与能源部研究员奚文怡结合前期研究基础与案例分析,提出应采用“三重红利”的方法评估气候韧性项目的成本效益,且中国气候韧性基础建设平均每投入1元可以带来2-20元不等的收益(包含规避的未来损失、经济效益、社会环境效益)。在评估之后,更需要结合不同效益的属性,明确各类效益的实现机制,以确保相应的价值实现,为气候韧性项目创造真正的投资动力。

三重红利

提高基建气候韧性的三重红利 | 图源:WRI《加速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建设》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院长崔莹主持了研讨会的问答环节,来自境内外商业银行、国际多边银行、保险企业的专家围绕“金融机构如何参与气候适应投融资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讨论。

panel2

左起: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可持续发展部总监王颖、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亚洲开发银行城市和社会部门处城市发展专家陈金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院长崔莹、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构业务部营销管理处处长向飞 


Q: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有何异同?气候减缓方面已经有了碳中和债券、转型债券、碳配额抵押贷款等创新金融工具,气候适应方面有哪些创新工具?

A: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

气候适应投融资是把气候因素纳入投融资决策流程,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通过差别化的投融资政策,助力经济社会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绿色金融包括了环境、气候和循环利用三大板块,也包括市场和风险管理两方面的功能,因此绿色金融的范围更广。

目前金融机构只要是涉及绿色、环境、减碳、生物多样性的项目都会积极支持,去年中国全部绿色贷款增长速度达到33%,而工商银行绿色贷款增速34%,比同期公司贷款增速快了23%,所以从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和资金供给来看,是不太存在问题的。在推动气候适应投融资方面,首先要有标准,明确什么是气候适应项目;其次要有效果,即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三要有长期监测跟踪反馈机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强化风险管理,守住金融机构的风险底线,确保有足够的现金流覆盖风险。


Q:2021年气候适应分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发达国家和多边银行把所有气候资金的50%分配到适应领域,请问多边银行是如何开展气候适应投融资的?和商业银行有何异同?

A:亚洲开发银行(ADB)城市和社会部门处城市发展专家陈金强:

气候适应投融资资金缺口非常大。过去几年,亚行一直注重加强气候适应领域的投资,然而仍只占整个气候投融资的25%甚至25%以下。2021年亚行提出到2030年用于支持气候行动的投资目标从800亿美元上升到1000亿美元,其中适应资金将达到340亿美元,占整体气候资金的34%左右,仍难以达到1:1的目标,而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回报率低、回报周期长、效益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短期不可见性、多部门协调机制的欠缺、项目设计专业性强、专家背景要求高、测算苛刻需要因地制宜等。

但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关注50%目标这个数字,因为不同开发机构的自身业务、所覆盖国家的风险暴露程度、经济发展程度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历史都不相同。例如中国不少地方的经济、基建与防控标准已具备较好的基础,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是要进行能力培养与建设等软投资,其资金量规模也会相应较小。“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是不同的,适应的努力和影响跟投资量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我们在大力推动气候适应投融资的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和追踪效果与影响。”

相比于商业银行,多边银行在融资成本、提供贷款年限、现金流匹配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在设计项目时,多边银行会根据成本效益分析优先考虑最容易实现的途径,推动结构性措施和非结构性措施的相辅相成,比如气候韧性影响债,像亚行这类开发机构就可以起到引领和兜底风险的作用,从而撬动商业银行等更多金融机构的投入。

bridge

 

Q:汇丰银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比较强的目标,那么在适应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怎样的目标规划?有哪些经验和建议可以分享?

A: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可持续发展部总监王颖:

汇丰银行在2020年推出了全球气候战略,其中三大战略之一“探索创新的气候解决方案”就更加关注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加大对自然资本和可持续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恢复生物多样性、提升自然环境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通过绿色债券对城市韧性建设提供资金、通过公益手段支持适应气候变化等。“公益项目不仅是纯粹的捐赠,我们更想通过公益行为去探索出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将其市场化、不断做大,形成可行的、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汇丰银行在气候适应领域做了很多尝试,遇到最大的问题是衡量适应类项目的效益没有一个通用的方法和标准,并且相关项目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较多,项目周期长,均增加了投融资难度。目前,《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的出台将推动气候适应项目的数据及报告管理逐步完善,汇丰银行也正在通过公益资金进行解决方案的规模化探索,并希望撬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气候适应类项目的发展。


Q:保险行业如何看待适应投融资?有何政策诉求?保费费率会更高还是更低?

A‍: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构业务部营销管理处处长向飞:

保险业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其对于风险特别敏感,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灾害频发的情况,跟适应气候变化是天然关联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主动提到保险的内容有3方面:

风险保障,即在保险制度设计时应纳入更多的气候风险,在产品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如救灾保险、重点领域气候风险保险等。

资金支持,保险除了是承保端,还是投资端,也应积极投资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建设。

防范金融风险,保险机构作为金融机构本身,也要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经营压力,要做好气候风险压力测试预案。

后续在工作推动方面,一方面请各级政府部门多关注保险业的价值作用,适应战略中提到要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期待后续有细化的政策出台,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另一方面应借助社会上的专业力量共同服务于项目建设中,把事后赔偿履行贯穿到事前事中过程当中,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帮助业主更好地避免事故和损失发生,同时把保险的市场化手段更多地融入到各方面工作中,鼓励行业企业多多应用。

气候适应项目的费率制定,根据项目特点决定,没有共同的费率,也无法判定未来费率会变高或低。费率定价因素通常有4个:项目所在地理位置项目建设方的管理和专业能力项目自身特点,以及保险市场自身因素。尤其是气候韧性项目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风险,因此费率定价需进行全面评估。

Shanghai

图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