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山西两会:资源型地区低碳经济转型的路径探索
低碳经济转型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山西省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的经济结构单一、对能源依赖度高、碳排放量大等诸多棘手问题更为严峻,长期以来山西形成的高碳化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迫在眉睫。据统计,2015年山西的GDP增速在全国各省、直辖市排名倒数第二,但据作者测算,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全国第三,人均排放量全国第四。2016年12月底召开的山西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主线,多策并举抓好落实,促进新发展理念在山西落地生根。”刚刚落下帷幕的山西省“两会”上,省长楼阳生也着重提出“不要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GDP”、“要绿水青山可持续发展的GDP”。
为探讨资源型地区低碳经济转型之路,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谋求新路径、新模式,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办财经研究院和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于2016年12月27日在北京举办了“山西省低碳经济转型研讨会”,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李来来、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袁进在会上做了主旨发言,国家建设部原部长汪光焘、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胡存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等多名专家学者参与了讨论。会议就当前山西高碳经济转型的模式、路径选择,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约束障碍,以及近年来转型动力不足、效果不显著的深层次原因和国外资源型经济体转型经验启示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各界专家就山西的低碳经济转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有效市场、有责政府共同发挥作用
长期以来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是造成山西当前经济困境的重要历史原因,也是造成当前山西整体经济发展僵化、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市场活跃度不够,民营经济活力不足的重要因素。专家建议积极创造更为优越的、有吸引力的市场投资环境,大力培育和发展民营经济,全面开放市场,公平市场准入,鼓励民企进入,提升民营经济比重。当务之急就是在当前山西缺人才、缺技术、缺品牌,缺渠道、缺资金、缺转型能力的现实情况下,政府加大力度提供相应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吸引外来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流入。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发展市场经济方面,山西是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土壤的,晋商曾是我国明清时期十大商帮之首声名远扬,山西应充分发掘晋商的传承精髓,发挥山西人传统的“善经商”优势,重塑晋商的商业文化氛围,摆脱以往“山西煤老板”的形象定位。
2. 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向中高端发展的同时延长产业链
“一煤独大”是山西经济的显著特征,短期内煤炭作为山西经济支柱的作用还不可替代,煤炭经济也不可能完全的抛弃。那么在煤炭、钢铁两大高碳行业去产能的背景下,传统产业的转型之路应该怎么走?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认为提升当前产业的技术、研发、装备水平和延长产业链对山西现有的传统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延长煤炭的产业链条,首先需要在煤炭的终端利用模式上做文章,从工业窑炉、小锅炉、居民取暖等煤炭散烧模式转变为利用更为清洁的集中燃烧的煤电,争取在未来几年在山西省全面实现散烧煤的电替代,这样以来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山西的环境质量。其次,建议充分利用山西在煤转电上的优势,把运煤改为输电。大力引进技术含量高的高耗能产业,比如建立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也可引进部分高耗能的高端制造业,比如太阳能晶硅产业等。
钢铁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需要从低端向中高端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因为产能过剩更多是落后的、同质化的产能过剩,产业水平的纵向提升本身也含着低碳转型的内涵。近期太原钢铁研发成功的圆珠笔笔头,成功实现我国在该领域的进口替代,就是一个产业升级非常成功的案例。其他专家也表示山西需要注重从能源资源初级加工生产转向中高端制造业,这是山西的基础,是优势所在,也是转型最可能实现的方向。
许院长还建议,山西省可以根据行业税源的流向深入分析本省产业的空白地带和可发展空间,积极的补短板、填空白,延长本省产业链。
此外,专家建议用现代工业循环发展的理念重新审视煤炭、钢铁,对于全产业链中各阶段工业产品充分有效利用,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
3.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多点突破
关于山西省未来经济新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与会专家提出了以下几个领域:
-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挖掘旅游资源
“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旅游业是山西创新发展的优势领域,山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受制于配套基础设施跟不上,比如省内、省际高铁线路、高速公路不发达等,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的整合,其旅游资源的潜力未得到深度挖掘。专家建议山西在创新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着重考虑如何体现环境价值。
- 立足本土优势,发展新材料生产基地
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袁进认为,山西拥有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基地,具有较好的材料优势,可转变政府职能,营造最优环境,集聚优势资源及关联要素,实施最优的产业发展政策,振兴制造业的发展。
- 打造环境治理产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当前环保的高压态势下,在煤炭产业的聚集地,积极发展环保装备、环保技术产业有得天独厚的市场空间。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袁进认为,引进国内外高端环保技术研发机构、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促进环境治理产业发展。通过发展环保产业,带动当地整个煤炭产业的清洁化生产利用,推动全国性的碳交易、排污权交易的市场建设。
4. 创新发展理念:市场换产业
在当前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下, 多位专家提到“以市场换产业,市场让出来,产业引进来”也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可行方式。通过引进产业,开放搞活当地经济,创造集群效应。一个案例是太原发展电动出租车,比亚迪在山西投资建厂,这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电池产业乃至出租车服务新产业等都有带动。第二个案例是大同建熊猫光伏电站,单晶硅龙基集团宣布在大同建立1G瓦的单晶硅生产基地。
此外,在实施以上转型路径的同时,专家也提醒山西需关注转型的区域性、差异性和阶段性。转型不是短期的一朝一夕,关于转型研究的目标预期要有时间节点、目标年。所有行动措施的时序和优先顺序非常重要。
基于相关课题研究和专家讨论意见,世界资源研究所等机构将整理撰写《山西省低碳经济转型研究》报告,从产业、机制、技术等多个角度,为山西省的全面低碳经济转型提供政策思路与建议,敬请期待。
山西省低碳经济转型研讨会是“达峰之路系列研讨活动”之一。该活动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发起的,围绕中国省市温室气体排放达峰这一主题的系列研讨交流活动。该活动致力于促进省市间开展深入交流、经验分享,同时开展能力建设,旨在推进省市尽早达峰、高质量达峰,为中国完成2030年达峰目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