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拉斯哥到沙姆沙伊赫,世界局势产生了深刻变化,气候问题更加紧迫。

 

在本周拉开序幕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上,各国将进行《巴黎协定》以来的第一次全球盘点(Global Stocktake)。全球盘点将从温室气体减排量、气候韧性建设和落实与支持手段三方面展开,基于各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适应信息通报(Adaptation Communications)、资金(Fast-start Finance Report)和透明度报告(Transparency Reports)等,以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等机构的研究报告,考察各国上述三方面以及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影响、损失与损害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考虑是否应该更新NDC

 

中国、美国、欧盟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的三大经济体,它们的气候行动影响着全球1.5℃目标的实现。2021年,中国、美国、欧盟的GDP占全球GDP总量的60%;三大经济体共排放约18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6.2%

 

COP26以来,中国正在建立并逐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涵盖各个领域的“1+N”政策体系;美国在2021年11月更新了NDC,并将其纳入新出台的2050年长期气候战略(Long-Term Strategy),通过陆续发布《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美国竞争法案(COMPETE)》、《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在内的多个立法,向各部门分配明确的资金应对气候变化;欧盟在2019年的《绿色协议(Europe Green Deal)》的基础上,通过立法确保实现减排目标,并为应对能源危机颁布了进一步的可再生能源计划(REPowerEU)。

 

自2015年《巴黎协定》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有所下降,这主要得益于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总体来看,中、美、欧在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领域设定了各自的目标,通过不同性质和力度的政策工具做出了各自的努力。

 

本文旨在对上述三大经济体在能源和交通两个重点行业自2015年《巴黎协定》以来的气候行动进展进行初步梳理。

 

重点部门表现

 

能源部门

 

“清洁转型”与“能源安全”已成为国际能源发展的关键词。纵观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与发电连年攀升,但生产与消费仍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能源电力安全保供的重要性被凸显,特别是2021年俄乌冲突的爆发加剧了区域能源市场的不稳定性。本文将从能源生产、消费和电力发展角度对能源部门现状作出展示。

 

1. 三大经济体对化石能源依赖度高, 总量逐年上升

 

化石能源逐步退出是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前提与首要任务。当前,中、美、欧化石能源产量与消费量仍处于高位,且2015年以来中、美呈现上升趋势。

 

从生产端看,由于资源禀赋不同,中、美、欧的化石能源产量在处于高位的同时各有侧重:中国高度依赖煤炭,美国依赖油品和天然气,欧盟整体化石能源产量低且在逐年下降。中国煤炭产量在2021年有较快增长,达到41亿吨,这主要是由于能源保供促使地方释放大量煤炭产能。美国油产品产量先增后降,2019年一度达到750吨。

 

Pic

 

Pic

 

 

 

Pic

 

图片依次是中国、美国、欧盟化石能源产量对比 | 图源: WRI

 

消费端看,中、美、欧的一次能源消费均主要依靠化石能源,但化石能源比重都在下降。中国化石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最高,2021年达到55%,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15年的88%稳步降低至2021年的82%,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要求“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美国一次能源消费主要依赖油品和天然气,2021年二者占比超过70%,化石能源利用率有所下降;欧盟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低且连年下降,其中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在三大经济体中最低,2021年降至70%,主要依赖油品天然气

 

Pic

 

Pic

 

 

 

Pic

图片依次是中国、美国、欧盟一次能源消费情况变化对比 | 图源: WRI

 

2. 可再生能源领域政策发力,装机总量连年攀升

 

在淘汰化石能源的基础上,中、美、欧三大经济体在扶持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持续发力、进步显著,并对未来清洁发展制定了更有雄心的计划。根据中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到2030年,中国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欧盟委员会制定了《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以减少成员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加速欧洲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美国2023财年的预算报告中,预计将投入约450亿美元应对气候危机包括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和能源效率等

Pic

 

图源: WRI

 

2015年以来,美国、欧盟的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平稳增加。截至2021年,美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325吉瓦,占总装机量近30%。2020-2021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2吉瓦;截至2021年,欧盟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近490吉瓦,占总装机量的53%;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和历年新增装机量领先,2020-2021年增速加快。截至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1020吉瓦,以水电和风光为主,2020-2021年新增装机量占全国新增装机总量的72%

 

Pic

图源: WRI

 

3. 化石能源发电仍占大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断增加

 

加速的电气化进程将在未来持续增加电力消费,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总量和占比提高对清洁转型意义重大。中国自2015年以来发电量一直呈上涨趋势,2022年上半年已超过美国、欧盟之和。假设2022年下半年与上半年发电量持平,2015年至2022年中国发电量将由5.8万亿千瓦时增至8.7万亿千瓦时,涨幅超过48%,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33%;美国发电总量基本不变。化石能源中以天然气发电为主,2022年占比将近40%,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23%;欧盟发电总量略有下降。化石能源发电以煤炭和天然气为主,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在2022年接近40%。

Pic

图源: WRI

 

Pic

图源: WRI

 

交通部门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欧盟各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中国则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代表。近年来中、美、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加码,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和保有量方面都进步飞快

 

1. 各国交通运输需求呈向好态势 

 

总体来看,疫情对中国的货运周转量影响有限,交通运输需求波动上升,趋势向好。2019-2021年中国全社会货运周转量(水运中不含远洋运输)上升,增长率为12%。其中,公路运输占比由41%升至42%。2019-2020年,美国货物周转量有所下降。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占比由43%上升至46%。特别地,由于一部分油气等大宗商品使用管道运输,美国管道运输在货运运输结构占比稳定在17%,高于中国3%左右的水平。2020年欧盟货运周转量同样有小幅下降。

 

Pic

 

Pic

Pic

图片依次是中国、美国、欧盟货物周转量对比  | 图源: WRI

*注:由于欧盟货物周转量小,该图中的纵坐标尺度为美国的1/10。

 

2019年开始受到疫情影响,中国和美国的旅客周转量都有下降。

 

Pic

图源: WRI

*注:中美旅客周转量统计口径不同;欧盟数据暂缺。

 

2.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实现领跑

 

近年来,中、美、欧都在发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特别是2020年以来,中国和欧盟新能源汽车增势迅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即“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量中占比”)方面,2020-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13.76%,而欧盟一度达到17.8%。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市场渗透率达19.9%,提前达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的目标。欧盟新能源汽车推广受供应链等因素影响,增长略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18.7%。

 

Pic

中国、美国、欧盟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 | 图源: WRI

 

Pic

中国、美国、欧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 | 图源: WRI

 

在保有量方面,截至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84万辆,占汽车保有量2.6%;超过欧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78万辆(保有量占比1.7%),超过美国保有量约200万辆(保有量占比0.9%)。

 

Pic

 

Pic

 

Pic

图片依次是中国、美国、欧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变化对比 | 图源:WRI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0月,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及欧盟各成员国就修改乘用车和轻型厢式货车(vans)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达成一致要求乘用车和轻型厢式货车的二氧化碳排放较2021年的水平分别下降55%和50%,并到2035年实现零排放乘用车和轻型厢式货车占新车销量的100%。这也是“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中,首个达成一致的部分。2020-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盟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骤增,中国已经成为欧盟第二大新能源汽车进口国

 

总结

 

综上可以看到,中、美、欧在能源、交通领域正在积极发力,三大经济体均在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制定了各自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发电和消费目标;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连年提高

 

然而,现有的气候行动力度还待持续提升。目前,各国气候行动受到地缘政治、经济、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球离1. 5℃的目标仍有距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报告显示,目前的气候承诺将使全球在本世纪末升温达到2.4-2.6℃。

 

本届COP的主题是“落实(Implementation”, COP27上的第一次“全球盘点”是一份各国气候行动进展的初步答卷,同时也是敦促各国加大行动力度的催化剂。我们期待看到三大经济体在已有的中国“1+N”体系、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和欧盟的“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下、朝着1.5℃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展现更有实效的气候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