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不能有人掉队,然而当下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度参差不齐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在非洲,经济衰退与极端贫困凸显,卫生医疗服务中断、能源可及程度低、外国投资与官方援助力度下降等多重挑战与困境在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显得更为严峻。数据显示,2020年非洲经济收缩了2.1%,成为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同时非洲各国财政赤字在2020年翻倍,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

可持续金融

 

 

非洲及分区域GDP分析 | 图源:WRI

 

在诸多挑战中,能源可及问题尤其值得关注。目前,全球75%的无电人口居住在非洲地区,若不改进已有政策,那么在当下人口快速增长和疫情持续的情境下,预计到2030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仍将有5.6亿无电人口。可见,能源可及问题的突出程度,决定了非洲的能源转型挑战与模式都与世界上其他地区不同:抛开能源可及,非洲无法实现能源转型

 

可持续金融

 

非洲无电人口(2010-2020)| 图源:WRI

 

“中非可再生能源合作研讨会”召开

8月30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等主办的“中非可再生能源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以“非洲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前景与需求分析”为主题,旨在助力中国与非洲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合作健康快速发展。来自中国和非洲国家的政府部门、咨询机构、行业智库、能源企业等单位代表与会就非洲电力可及相关话题展开深入交流。(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会议信息)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可持续投资部研究员宋婧博士介绍了低碳转型促进非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展望与实际案例。她强调,可再生能源不仅是非洲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也是非洲在其经济水平允许的范围内能够尽可能大范围解决能源可及问题的技术选择。

 

根据WRI“一带一路”国家分布式光伏潜力发展评估的最新研究成果,到2030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基础情景下屋顶分布式光伏装机潜力可达20.87GW,在积极情景下装机潜力可达44.60GW。

 

可持续金融

 

图源:WRI

 

非洲是中国对外投资与援助的主要地区,中非双边合作平台(例如,中非合作论坛)在促进中国在非可持续投资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8年,国家能源局与非盟委员会签署的《关于加强能源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成为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重要成果;2021年成立了中国—非盟能源伙伴关系,旨在通过支持政策研究、能源建设与项目合作,加强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提高非洲的电气化水平,逐步解决能源可及问题,并促进双方能源可持续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的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贡献了超过70%的组件,有望满足更多包括非洲在内的国际市场中各类应用场景下的可再生能源需求。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规模世界第一,能源事业不断取得进展,不仅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更探索出丰富的具有经济、环境、社会多重效益的应用形态与商业及发展合作模式,积累了一系列创新应用的经验,赋能非洲解决能源转型。比如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中国“光伏扶贫”项目,可为非洲解决能源可及和能源贫困问题提供有益经验。

 

为了更好地助力中非能源合作,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可持续投资部携手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

1. 围绕促进中国对非洲可再生能源投资的政策与数据研究,回顾可再生能源投资历程,总结经验,识别障碍,评估包括非洲在内海外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

2. 聚焦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论坛、中非盟能源伙伴关系等机制,开展针对能源可及、绿色复苏与发展转型等议题的研究,推动中国对非可再生能源国际发展合作的长足发展;

3. 识别与孵化中非清洁能源投资项目,促进可再生能源+商业模式、金融手段与支付方式的有益探索;

4. 通过研究发布非洲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与投资国别指南、组织对非能源投资合作圆桌对话会等方式,搭建能力建设及与利益相关方对话的务实平台,推动中非能源投资的政策交流、课题研讨及项目对接,探索中非清洁能源投资与发展的创新模式与技术路径。

 

立足中国,放眼国际

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投资项目立足中国,放眼国际,与可再生能源和绿色金融领域的中外权威智库及研究机构合作,提供绿色金融解决方案,支持对外投资领域从传统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助力中国实现能源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