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8正在迪拜如火如荼地进行,“转型”几乎是每个会场、每场讨论都不会缺席的关键词。相较于气候行动初期完全依赖国家主体的转型模式,近年来,地方的力量正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实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配合,因地制宜制定地方策略、落实地方转型行动,已成为全球各国决策者关注的话题。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资源禀赋、文化历史、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双碳目标之下,地方加速绿色、低碳转型,但如何“量体裁衣”,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达标的同时不让任何人掉队,仍需更多探索。

 

山东:如何抓住新旧动能转换之机,探出新路?

 

山东是中国能源转型的重点区域,也是中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近年来,山东出台了系列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际政策,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道路上摸索前行。

 

闫桂焕
 

闫桂焕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生态战略团队主任

 

山东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18年初,国家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战略。山东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速科技创新,优化重塑营商环境等方面不断努力,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确定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119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地,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凸显。

2022年9月国务院以国发18号文件印发了《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意见的印发赋予了山东全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山东省从上到下积极部署,各级政府出台了专门的实施方案,制定了具体的顶层制度体系。

前进的同时,山东省也认识到目前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产业依然以高碳排放产业为主,能源结构仍然以煤为主,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任务艰巨;其次受资源禀赋限制,加上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较高,山东省新能源占比较低,给未来全省能源转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未来山东需要有效挖掘省内资源,积极争取国家各方面政策,把握国际合作机会,努力推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广东:新形势下的能源转型,如何“走在前面”?

 

近期,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视察广东,希望广东继续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前列。但同时,广东省近年煤电装机增长较快,增量位列全国第一。新形势下,广东如何实现“走在前面”

 

廖翠萍

廖翠萍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作为国家经济大省,广东省已连续34年GDP排全国第一。省政府也积极部署了系列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今年6月,广东省发布“制造业当家22条”,确定了广东省制造强省的战略目标。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其中,大产业指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能产业集群。在提升产业时,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关注包括新能源汽车,以及以储能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等在内的新兴产业,开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行动。而大环境指出要优化生态环境和产业环境的发展;在创新的核心动力方面,为企业提供包括人才引进和开放合作,技术改造,数字赋能,标准品牌,同时绿色低碳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今年11月,广东召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推进大会,提高广东制造的“含智量、含金量、含绿量”。

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广东省来说颇具挑战,因为要同时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高效和清洁低碳。海上风电可以助力其实现高比例清洁能源,但对储能有要求;未来,实现广东省碳中和,火电,气电的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CCUS)将大有可为。同时,广东省外购电规模比较大,长远来看需要提前谋篇布局,扩大外购电清洁化送广东的规模,还要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通过市场化机制优化需求侧管理;此外,稳固储能产业发展对加快新能源利用也很重要。

 

四川:手握可再生能源“好牌”,如何“能”尽其用?

 

中国西北西南地区可再生能源禀赋优异,为地区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依托,但在全国供需大市场之下,这些可再生能源大省也有困扰。四川水电实力突出,水电价格相对便宜,在近年来全国对绿电需求有所上升的背景下,吸引了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向其转移。

 

文书洋

文书洋 四川省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教授

 

四川省绿色发展水平虽在全国处于前列,但人均GDP位于全国居中甚至偏下水平,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总体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四川省的发展机遇在于其资源禀赋和绿色发展优势,面临的挑战则为转型过程中如何兼顾绿色与公平。要绿色,也要普惠。

研究四川就是研究中国。四川省内的分布都和整体中国的情形有共同之处:地势相似、人均收入和发展水平均是东高西低;全球来看,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绿色能源比较丰富,而且发展也很快,四川也是这样一个角色,GDP水平也不错,但是真正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达到高水平的发展,还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四川的典型案例可以为中国全球绿色发展和公平转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公正转型:中国与世界的必修课

 

公正转型对于促进《巴黎协定》的实现以及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十分关键,且渐成全球共识。在COP27上,各缔约方已同意建立一份重要的公正转型路径方案,但实际谈判中仍有诸多细节不够清晰,期待COP28上能有更多相关进展。

 

张莹

张莹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气候变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在2022年召开的COP27上,各缔约方一致通过《公正转型路径工作方案》,标志着公正转型已经成为国际气候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议题。然而,尽管从全球宏观层面来看,公正转型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各方认同,但具体执行细节与目标还有待明确。公正转型强调的是社会公正性,也就是实现气候目标过程当中不能以牺牲社会里特定群体、地区和产业为代价。

首先在实施形式上,各缔约方应明确如何在该方案下开展工作;其次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公正转型的理解与关注重点仍存在分歧,一些国家比较关注公正转型目标、框架,但主要产煤国则更关注各种支持机制。《公正转型路径工作方案》的通过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对“公正转型”问题的关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公正转型”问题的磋商和开展合作行动提供了更高的平台,但如何去实现真正的公正转型仍然悬而未决,这个平台是究竟是务实还是务虚也需要在未来的谈判中进一步加以明确。此外,公正转型涉及到的社会保护范围界定有待进一步细化,资金机制也有待敲定。最后,公正转型议题与既有议题“应对措施论坛”有重叠内容,如果不划定两者工作边界,很容易产生工作任务的重叠,有待在未来的谈判中加以解决。

随着国际社会的重视,公正转型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扩大,涉及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从最初的只考虑就业问题,到目前逐渐覆盖能源、社会经济,劳动力市场和其他相关转型。转型加速,阵痛难免: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同时获益,一定有部分代表了化石能源传统势力因此受损,特别是相关地区和产业,这需要决策者重点关注和妥善处理。比如在对欧洲绿色新政以及气候目标的讨论中,以波兰为代表的产煤国可能对气候目标的态度相对比较保守,如果无法对利益受损方通过明确机制加以补偿,在未来碳中和进程中也将面临不同声音。

回到中国视角。2021年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也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系统性变革。由于各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在进行公正转型研究时需要做好区别性研究,再从这些案例中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适性的路径。同样,国际层面也很难有一个适配所有国家的方案,因而需要立足各自情况,再在国际层面上加强交流,方能有效助力转型。中国如果能够探索出成功的路径,以“先立后破”的方式建立起安全、可靠的新型能源系统,并逐渐淘汰化石能源,对于广大面临类似问题的发展中国家将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以上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WRI立场

 

冬季午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