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性,气候治理已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议题之一。其中,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坚实的基础保障,是顺利转型的重要先决条件。因此,建立覆盖面广、适用性强、可信度高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并配备常态化、规范化的排放因子测算及数据库更新机制,是支持国家、地方、行业及企业等各级主体开展碳排放核算、实现高质量的气候信息披露和气候风险管理的基础。

日前,WRI组织召开了高质量碳核算和信息披露国际研讨会,邀请各国际机构就金融机构碳核算、信息披露,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等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旨在为中国构建国家排放因子数据库提供国际经验支撑,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

本文将简要介绍各国构建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库和开展碳核算方面的经验,探讨因子库在推动高质量信息披露方面可发挥的作用和现存挑战。

图源:UNsplash

国际共识持续深化,多主体实践不断丰富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一直是构建气候模型、制定各国减排政策的重要基础,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及构建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必然之举。

欧盟

欧洲环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EEA[1]  2006年起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指南》,内含方法论及使用说明等内容。以最新发布的2023年《指南》为例[2] ,使用者可按照行业、能源类型、污染物,计算精度等来进行筛选过滤,以便快速、直接查看所需排放因子数据,并提供了置信区间最大最小值及参考来源。

图源:https://efdb.apps.eea.europa.eu/?source=%7B%22query%22%3A%7B%22match_all%22%3A%7B%7D%7D%2C%22display_type%22%3A%22tabular%22%7D

英国

英国国家能源安全与净零排放部(Department for Energy Security and Net ZeroDESNZ)自2002年始年度更新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最近一次更新为2023628日),供英国和国际组织报告温室气体排放使用。该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具有政府官方属性,每年更新一次,并附录方法论解释换算系数推算过程,及最近一年换算系数主要变化的解释文件。以最新发布的2023年排放因子数据库为例,英国政府按照范围123温室气体排放活动进行排放因子分类并提供数据,例如范围1的燃料、范围2的用电、范围3的水处理等各类活动。打开其中一个分类,比如燃料,每种燃料的计量单位及相应种类的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均清晰列出,并完成单位换算。英国政府排放因子数据库同样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碳排放核算常用的各种排放因子基本都被包含甚至包括食品与饮料、塑料、玻璃、纸张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料的碳排放因子。

图源:https://www.gov.uk/government/collections/government-conversion-factors-for-company-reporting#full-publication-update-history

美国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于1972年首次发布《固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汇编》(称为AP-42),是 EPA 排放因子信息的主要汇编。它包含 200 多个空气污染源类别的排放因子和工艺信息,其中污染源类别是指一个特定的行业部门或一组类似的排放源;排放因子是根据污染源测试数据、物料平衡研究和工程估算开发和汇编的EPA排放因子汇编可按分类代码,污染物(含温室气体及多种气体污染物)等多种条件进行过滤搜索。随着碳排放数据的不断接收和评估,EPA排放因子数据库也在持续更新,最新更新时间是20235月。此排放因子数据库同样向全社会公开。

图源:https://www.epa.gov/air-emissions-factors-and-quantification/ap-42-compilation-air-emissions-factors-stationary-sources

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环境与气候变化部(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CanadaECCC)是加联邦政府内负责各种类环境问题与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的主要部门。202268日,加拿大政府发布首版《排放因子和参考值1.0》,并于2023613日根据同年4月出版的《1990-2021 年国家清单报告》更新了相关排放因子数据。202456日,加拿大政府发布最新版《排放因子和参考值2.0》,增加了适用于私有土地森林管理联邦抵消协议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及参考值,并根据《1990-2022 年国家清单报告》更新了相应排放因子及参考值,同时增加了关于排放因子及参考值时间适用性的规则。除了根据不同经济活动分类外,与其他国家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不同的是,加拿大政府根据不同省份也进行了区分,例如英属哥伦比亚省的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为1966gCO2/m3,而魁北克省则为1926gCO2/m3。加拿大政府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库预计实行年度更新,并向全社会公开。

图源:https://www.canada.ca/en/environment-climate-change/services/climate-change/pricing-pollution-how-it-will-work/output-based-pricing-system/federal-greenhouse-gas-offset-system/emission-factors-reference-values.html#toc1

澳大利亚

Australia

澳大利亚国家气候变化、能源、环境及水部(Department of Climate ChangeEnergythe Environment and Water DCCEEW)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部门之一,旨在实现政府气候变化和能源议程,保护澳大利亚环境和水资源,负责发布国家温室气体核算系数。澳大利亚国家温室气体核算系数因子提供各类活动排放因子和使用方法,包括范围123以帮助公司和个人估算温室气体排放量。该排放因子数据库于2014年首次发布,并以每年一次的更新频率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修订系数。

图源:https://www.dcceew.gov.au/climate-change/publications/national-greenhouse-accounts-factors

UNFCCC IPCC

除了国家政府官方发布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库外,一些国际科学组织、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也自发研究并公布了各类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最为公众所知的则为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3] 发布的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IPCC清单),是迄今为止接受度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国家层面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包括了六大类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清单中提供的排放因子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针对国家、企业、项目等不同核算对象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核算。当前使用版本是2006年发布的《2006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并于2019年发布《2006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年细化报告》。IPCC清单面向全社会公开,支持在线查询,可按章节、经济活动等过滤搜索。


图源:https://www.ipcc-nggip.iges.or.jp/EFDB/find_ef.php

中国行动不断加速,规范碳排放因子数据管理

中国国家级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已正式官宣启动。近年来,中国在不断加快推进国家级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库以及产品碳足迹库的建设。202110月,国务院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表示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20224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统计局和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由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牵头建立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统筹推进排放因子测算,为碳排放核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撑。202442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召开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库技术工作组启动会,旨在推动相关工作的有序进行,这标志着中国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工作正式开始。

这一项工作将发挥三大作用:

  1. 提升企业核算披露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由于缺少官方统一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企业面临着核算结果一致性及可比性较弱的问题。根据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的最新数据,从20212023年之间,中国企业(包括港澳台地区)开展碳信息披露的数量从1900多家提升到了3400多家,其中针对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范围1和范围2的披露程度较高,分别为78%62%,而范围3(任何范围3类别)披露占比不足四成。标普全球在标普碳与环境数据集2022财年的统计中,约有31%的公司全面、准确报告了范围1排放,而43%的公司需要额外数据的补充,并且26%的公司报告的数据被认为披露的范围与信息不足以使用。

  1. 提高企业核算披露的准确性:在实际核算过程中,由于目前碳排放因子数据来源较为多样,缺乏统一、可比的排放因子,依据碳排放因子核算的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较低,质量较差。以电网排放因子为例,目前同时存在全国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区域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及省级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而并没有明确规定各自的使用场景,导致用电碳排放计算千差万别。各类电网排放因子更新进度不一,但普遍较为滞后。全国电网排放因子于20223月更新、区域排放因子最新于2012年更新,省级电网排放因子最新更新则为2022年。

  1. 加强中国出口企业和产品的绿色竞争力:近年来,中国包括光伏在内的产品在出口欧洲国家及其他市场时频频遭遇绿色碳壁垒,但中国在产品碳足迹核算与评价认证领域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操作还比较薄弱,现阶段尚未建立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数据库,缺乏能够客观反应中国生产技术水平、具有时间地域代表性的碳足迹排放因子数据。

因此,从国家层面统筹汇集发布并规范管理碳排放因子数据库迫在眉睫。中国政府亟需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逐步建立覆盖面广、适用性强、可信度高的排放因子库及管理更新机制。此外,排放因子数据库应向社会公开,更好地发挥其公共产品功能,为市场参与方开展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为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等政策实施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作为支持中国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部门,金融机构开展碳排放核算工作非常必要,这既能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转型的能力,也可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气候相关风险,实现稳健经营。

近日,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制定完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健全碳排放信息披露框架。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碳核算工作的重视:

  • 开展碳排放核算可降低金融机构应对气候变化时面临的投资、经营及合规等风险。尽管金融机构自身并不直接导致排放成本的增加,但可能因投融资标的受到监管政策影响而间接面临气候转型风险。金融机构对其投融资碳排放开展核算,既有助于金融机构制定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措施,也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了解资产组合的碳减排情况,更加细致地掌握企业/项目碳排放管理水平和气候环境风险趋势,利用相应政策产品,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符合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的领域,推动市场化方式实现控碳减排。

针对金融机构温室气体核算 ,碳核算金融联盟(PCAF《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的基础上制定开发了《金融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标准》,采纳了GHG Protocol的完整性、一致性、相关性、准确性、透明性原则,涵盖上市股权与公司债务、企业贷款和非上市股权、项目融资、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机动车贷款、主权债务等7个金融资产类别。

截至日前,已有480余家金融机构加入PCAF,其中160多位成员已经披露。PCAF依据可靠、统一的核算准则,引入归因因子概念,将归因因子乘以投融资标的的排放量来核算金融机构的投融资业务温室气体排放,并采用不同等级的数据质量分类,根据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源的精准度和颗粒度不同将数据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得分由高到低代表数据质量由差到好。此外PCAF的开源数据平台包含与其方法学对应的七大资产类别的排放因子,为进行温室气体核算的金融机构提供基础数据。在中国有了官方的排放因子后,PCAF也会适时收录进其数据平台,使金融机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核算的准确度。

图片来源:PCAF

结合PCAF指南及自身服务国内外金融机构投融资碳排放计算的实践经验,国际碳咨询认证机构代表建议金融机构在计算投融资碳排放的时候,综合考虑标的公司数据可得性和数据质量,选择合适的排放因子数据库,除了国家层面的排放因子,也可以使用商业排放因子数据库。例如,若使用选项2的计算方法,PCAF建议的排放因子数据源包括Ecoinvent数据库、Defra(英国环境、食品和农业部发布的排放因子)、IPCCGEMIS(综合系统全球排放模型)和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权威排放因子数据库,其中既包括国家层面的排放因子数据库,也包括如Ecoinvent此类商业数据库。如德国的Gabi以及行业层面的LCA数据库,也可以作为金融机构选择排放因子数据库的来源。

此外,建议加强排放因子数据库的国际互认。除了加强中国本土排放因子数据库的建设以外,通过提升中国本土排放因子数据库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尤其是具有跨境业务的金融机构投融资碳排放计算的准确性。

下一步,WRI将通过总结梳理金融部门在不同主体和业务情境下对于排放因子的需求,为国家排放因子库建设提供支撑,从而提高金融部门温室气体核算和披露水平,促进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落实双碳目标的实现。

注释

[1 ] 欧洲环境署,又名欧洲环境局,是欧盟下属政府机构,为欧盟提供气候知识和数据,致力于欧洲环境保护和气候目标实现。https://www.eea.europa.eu/publications/EMEPCORINAIR4

[2] 该清单指南每两到三年系统更新发布一次,最新更新版本时间为20231213日。

[3] IPCC是评估与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的国际机构,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建立于1988年,旨在为决策者定期提供针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其影响和未来风险的评估、以及适应和缓和的可选方案。IPCC的评估为各级政府制定与气候相关的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是联合国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谈判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