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energy aid to africa's green recovery video chat panel

2021年9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了 “全球发展倡议” ,明确中国将 “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提升中国与非洲国家可再生能源国际发展合作是题中应有之义;本月末,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将在塞内加尔召开,会议将通过《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预计可再生能源国际发展合作将成为中非合作重点与亮点。

中非可再生能源合作行稳致远,需从“输血”到“造血”,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为东道国可持续发展赋能。合作不仅要取得发展和民生效益,也要取得财务和经济效益,才能激发多方参与发展合作的积极性,实现中非互利双赢。

基于此,中非可再生能源发展合作系列研讨会之三—可再生能源赋能非洲经济发展于2021年11月12日举办,来自智库、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组织的二十余位专家参与会议,就政府援助资金和公益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可再生能源(RE)、助力非洲欠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疫后绿色复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议题进行交流。与会者形成的共识和建议,对此类项目商业模式的开发与设计,开展项目示范并形成可推广经验,并以此提升援助资金综合效益等作用尤为重要。会议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投资部主任苗红主持。

苗红 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可持续投资部主任

将低碳的理念和非洲的经济发展有机结合需要更加系统的研究和项目示范。尽管考虑到发展和整个机制的差异性(比如电力系统对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支撑作用)直接移植到非洲可能会不适应的情况,但在实践领域“可再生能源+”的创新模式可以作为非洲援助项目的有益参考,比如国内在太阳能水泵解决当地居民供水及农业灌溉需求方面的实践,以及光伏+农业种植及加工、光伏渔业等项目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具备示范效应的诸多案例。更可持续地将这种模式应用到非洲,有助于提升对非援助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公共资金结合商业化投资的融资模式也能更好地反映可再生能源项目中公益性与商业性的功能匹配,从而进一步提升项目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

王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所长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国内已经具备了一些先进的经验和模式,但上述经验和模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时还需解决适用性问题,要考虑中国供给能力如何与非洲实际需求相结合。其次是在项目实施层面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提高中国已援建项目(主要为成套项目)在能源电力方面的可持续性;第二种是与中国民生领域援助项目叠加,探讨新的模式,例如渔光互补、光伏提水等技术都可以考虑与中国援非农业示范中心相嫁接。需意识到,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已经从最初的成套援助项目EPC(承包工程)转向EPC+F(贷款)、BOT等模式,但当前援外工作对“投贷援“三者结合的探讨和实践还比较滞后,我们可以基于国内和其他国家的援助工作做出评估、提出建议。

何继江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可再生能源发展合作需要有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当地商业机构参与项目运作、能源服务与当地产业结合是保证项目可持续性的重要方式。例如,光伏可与当地农业相结合,比如开发光伏水泵、太阳能杀虫灯、光伏脱粒机、光伏冷库等。光伏也可以与下游产业相结合,比如光伏冷库可以与跨境电子商务相结合,将非洲农产品提供给全世界的消费者,形成完整的生产销售产业链。此外,在做与非洲可再生能源合作规划时,需要考虑光伏项目的短期与长期的协调关系,通过离网的微型光伏项目实现电力可及性和通过电网实现电力可及性对光伏的发展路径会有很大的不同,其技术路径、投资模式和社会转型都有待进一步厘清。

沈一扬 北京包容性发展研究所所长

赞比亚太阳能磨坊厂项目是中国优惠贷款支持的项目,项目在赞各村镇共建立1583个由太阳能驱动的磨坊,为村民提供就近加工粮食的场所。由于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粮食供应显著提升,国家主粮价格下降了近1/3,并且培养了很多当地的加工工人,带动了赞比亚农业部门就业。该项目的特点是可持续性强,项目建设快,建设的每个磨坊每天都有现金流,投资回收期短,可以自我供血、自主运营。项目贷款方国开行在这个项目里秉承绿色金融的思路,注重可持续发展目标,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相结合。当前受疫情影响各国财政预算严重缩水,大型项目往往难以实现;而这种分布式的、跟生产性用途相结合的项目能更好地实现自发展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袁敏 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投资部研究员

山东即墨光伏农业项目采用不同透光性的光伏组件来满足不同农作物对于采光的需求,实现棚上发电,棚下种植双收益的模式。该项目的商业模式将四大直接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很好的组织,在强化地方政府引导责任的同时,调动当地农民参与该项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采用多渠道融资模式,集合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青岛光伏产业基金、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采用项目融资租赁模式开发的权益融资以及相关政府补贴。新疆光伏牧业研究基于当时国家大力推动光伏扶贫的政策背景,扶贫效益显著,220户贫困户可以直接从项目中受益脱贫,实现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时贫困标准的3倍,同时通过创造就业岗位的形式带动整个畜牧业产业链和周边牧民的间接收益。

刘祖明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云南卓业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

光伏水泵是利用太阳能解决农村地区用水问题创新方案,即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直接启动水泵,将水提到地势高、水源少的地区。该模式具有诸多优势。首先是后期维护简单,不用蓄电池,不存在电池更换问题;其次是项目投资低,回报高,例如2013年在昆明市寻甸县水冒天村的提水项目原计划投资120万元,改用光伏水泵的初始投资只要60万,最终解决了全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年直接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光伏水泵对未来在非洲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项目有重大借鉴意义。通过光伏发电提水,可以解决偏远地区饮用水、灌溉用水靠天吃饭的局面,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有水以后老百姓可以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赵莉雅 通威股份光伏事业部投资经理

通威“渔光一体“生态园秉承“光伏板上产出清洁能源,光伏板下产出健康的水产品”,提高单位亩产的基本理念,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一产指渔业养殖,二产指光伏发电,三产是科普研学和乡村旅游。当前我们以 “渔光一体“为主的项目超过2.5GW,每亩每年可以产生绿色水产500-800公斤,同时还能产出相当10吨—30吨石油等效能量的清洁电力,亩产效益达到2.5-4万元,是传统渔业的5-10倍。近年来,我们的项目单体体量不断扩大,通过规模化效应能够达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上个月,通威新能源以 “渔光一体”为模式,入围了2022年阿联酋扎耶德可持续发展--能源类决赛提名,是此次唯一一家入围的中国企业。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通威的技术产业优势,打造更多乡村振兴产品,为我国乡村振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出通威的智慧和力量。

杨富强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型,需要满足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但可再生能源的密度低、间歇性、资源的分布时效性等弱点还没有解决,因此能源转型还面临严峻挑战。借鉴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可再生能源要在经济性上站得住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投资者可以盈利,一方面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要优惠,投资者收益要公平合理的对待,企业能够回收资本来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生产发展;二是在税收政策上给予可再生能源在制造、销售上的税收优惠,使可再生能源成本逐渐下降;三是银行有低息贷款,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于市场条件还比较落后的非洲,要让中国可再生能源走出去、生根发芽,带动当地发展,援外主管部门需要支持和加强非洲国家能力建设,考虑建立和完善以上几个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谢文泓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国区总经理 

坦率来讲中低收入国家新能源项目对于资本市场吸引力有限,从投资人角度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缺乏有盈利前景的项目;二是管理风险,因为投资人关心的是风险对冲后的收益。我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讨论解决方法:第一是宏观层面,东道国需要做能源发展规划,规划要成本合理、技术可行、有合理配套的产业政策。第二是项目层面,开发出更多有盈利前景的项目,开发性机构常规方法是通过技术援助、项目准备机制去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第三是资金层面,中低收入国家新能源项目还是需要公共资金和优惠利率贷款的支持,但低息贷款可能会给债务国带来更多财政赤字,也会导致债权国比债务国拥有更多话语权,造成南北方不平等。综上,如何更好撬动私营资本可能是接下来最核心的问题。

彭澎 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

非洲贫困地区信用较差,收款难,由此导致项目融资难。融资难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融不到,二是融资贵,三是融得慢。其中融资贵体现在贷款利率非常高,而利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坏账率高。我们希望最先解决“融不到”的问题,虽然非洲相对而言经济薄弱,但是智能手机普及率很高;通过一些现代化的手段,例如非洲两三年前已经出现给手机充电的Pay Go,可以很大程度解决收款难的问题。非洲跨越了支票阶段,很大一部分人群已经进入了移动支付阶段,所以后面我们希望能够结合新型的技术手段,逐步来解锁越来越多的地区,让这些地区的收款不再困难。

2021年10月,世界资源研究所与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所携手在京启动 “中非可再生能源发展合作” 系列研讨会,讨论中国与非洲能源发展合作中基础性、关键性、即时性的问题,邀请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务实、深入的探讨,增进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加深各方对问题的理解、扩大提升中国能源发展援助的共识、形成有前瞻性和实践意义的建议和路线图。

此次研讨会是该系列的第三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