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转折点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2月12日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巴黎协定》是继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之后,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又一实质性文件。这份里程碑式的文件内容丰富,虽有不足但亮点颇多,发出了世界向低碳发展转型的清晰信号。
世界资源研究所通过短视频介绍研究成果,请点击视频链接获取具体信息。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2月12日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巴黎协定》是继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之后,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又一实质性文件。这份里程碑式的文件内容丰富,虽有不足但亮点颇多,发出了世界向低碳发展转型的清晰信号。
世界资源研究所罗斯可持续城市中心实施影响深远的解决方案,创建更加繁荣和宜居的城市。我们利用城市经济、工程、规划、金融和政策等领域备受信任的专家组成的全球网络,将严谨的研究结果转变为具体行动,并根据发展中国家城市所需的规模和速度进行推广。
世界资源研究所主席及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斯蒂尔, 以及世界资源研究所董事会副主席Hattie Babbitt, 共同探讨世界资源研究所在解决全世界环境以及发展问题时扮演的角色。
通过改变街道和社区设计可使世界许多城市变得更加安全和健康。尽管公共街道的设计初衷是主要或专门为私家车服务,如果在设计公共街道时,能考虑如何有效服务于行人、公交乘客、骑车者和其他公共活动,就能极大提高这些街道对所有使用者的安全性。
鉴于目前国内在公交场站规划设计理念与技术的存在一定不足,世界资源研究所邀请了公交场站枢纽规划与设计的国际专家布莱恩•史密斯(Brian R. Smith),与国内领先城市,举办了两场以公交枢纽场站规划与设计为主题的交流分享会,共同探讨了公交枢纽场站规划与综合开发的前景与国内外最佳实践案例。在研讨中,他从整个城市宏观战略层面从公交线网规划以及枢纽场站规划入手,并介绍了微观枢纽场站设计的理念与关键技术参数(包括土地需求、容量、功能与综合开发等)。
世界资源研究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斯蒂尔在华盛顿做全球热点观察演讲,突出了今年审议的六个主要议题。 这六大议题如何发展将决定我们能否继续遏制排放,扩大经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合作与交流副总裁Lawrence MacDonald在“可持续及宜居城市”项目成果发布会上致欢迎辞。
-主持:
李来来,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
-讨论:
戴继峰,住建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副院长
林群,青岛市发改委节约能源办公室气候变化办公室副处长
何锦峰,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
钟丽锦,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水项目负责人
京ICP备17010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