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伦敦气候行动周 | WRI发布《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英文报告
面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三重挑战,加速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多次指出,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控温目标[1],需在本世纪中叶前完成能源系统深度脱碳[2]——这既要求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规模,更需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系统性转型。然而当前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分布不均,发展中国家仍面临技术、资金与政策等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作为协调、整合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应用场景,中国海外园区正展现出推进当地及区域能源转型、贡献全球绿色发展的巨大潜力。
2025年6月21-29日,近4万名政策制定者、企业与科学家齐聚伦敦气候行动周,为COP30前推动气候、自然和金融领域进步凝聚共识。值此契机,“2025全球可持续发展与中国”会议在英国巴斯成功举办,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受邀参会,并首次发布《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英文版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点击此处查看)。会上,WRI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研究员宋婧就海外园区的低碳化路径、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技术投资价值与全球意义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前景广阔
基于公开数据,《报告》全面梳理了159个建立于1992—2022年间,且截至2022年底仍处于运营状态的中国海外园区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定量评估与情景分析等方法,分别就海外园区的光伏开发技术潜力和风能开发技术潜力进行评估与分析。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报告
研究结果显示,到2050年,如果在潜在建成情景*下海外园区的光伏与风电潜力得到全面开发,将为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贡献约2%的份额。若将这一进程提前至2030年前完成,贡献率将大幅提升至近5%。这一数据展示了中国海外绿色布局在全球能源体系转型中的实际分量与潜在增量。
*潜在建成情景:遥感影像和媒体报道等资料显示,当前大部分中国海外园区仍处于建设中,尚未达到规划建成阶段。因此,本研究考虑潜在建成情景,探索中国海外园区建成后的光伏开发技术潜力。
《报告》研究覆盖的全部园区中,近半数位于亚洲,其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欧洲。这些园区多位于日照条件与风能资源良好的地区,其中多元综合型园区和农业开发型园区数量最多。研究显示,若按照潜在建成情景开发,中国海外园区内光伏装机容量可达419.66吉瓦,风电装机容量可达116.48吉瓦,相关投资规模约为20.64亿元人民币,显示出海外绿色能源投资的可观增长潜力和商业转化可行性。

值得关注的是,位于亚洲与非洲的园区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这不仅得益于当地充足的自然资源禀赋,更与其迫切的能源转型需求密切相关。因此,在中国海外低碳战略部署中,重点支持这些高潜力园区,制定符合当地需求的差异化发展策略与投资路径,显得尤为必要。
多方协作释放绿色发展潜力
充分释放园区可再生能源项目潜力,推动其从“潜力”转化为“现实”,需要政策制定者、商业投资者、园区运营者与金融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在资源识别、项目规划到落地实施等全流程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政策制定方
- 有必要推动建立标准化的低碳园区认证体系,以及建设绿色海外园区的指导细则:例如设立“海外园区低碳发展标准化委员会”,在已有国际合作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园区绿色项目落地;
- 可考虑构建海外园区的低碳发展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通过设立试点园区,引导头部园区率先进行低碳实践,为其他园区树立标杆。
商业投资者和园区运营者
- 建议以光伏或风电项目为重点,积极探索融合建园企业、入园企业与可再生能源投资方的合作模式,以提高园区能源自给能力,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并提升经济与环境效益。
- 企业可结合园区资源禀赋,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低碳专项发展规划,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 对于基础较好、具备试点条件的园区,可尝试利用国际或区域碳市场机制,通过碳减排交易获取收益,从而在经济上回收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前期成本,既有助于实现园区自身的低碳目标,也为绿色投资开辟新的盈利渠道。
金融机构
- 作为实现绿色项目落地的关键支持方,可优先支持重点区域的园区可再生能源项目试点建设,如小规模屋顶光伏项目、微电网系统等。
- 可探索建立海外园区低碳投融资项目库,对项目进行预选、储备与分级管理,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后续更大规模的绿色项目提供融资保障。
中国海外园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巨大,若能在政策引导、技术协同和资本支持下加快推进,不仅将有效推动中国绿色发展“走出去”,也将为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而深远的贡献。

在全球地缘政治与可持续发展治理格局急剧变化的当下,推动海外园区的低碳化发展,释放其可再生能源潜力,加速本地能源转型,体现了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和责任担当,是促进绿色产业合作、创造共同发展机遇的重要实践,为各国在可持续议题上加强合作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路径。
WRI积极致力于海外园区低碳发展指标体系建设、低碳运营能力建设以及低碳发展指南开发等工作,帮助海外园区打造低碳示范样板。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国内外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海外低碳园区的发展路径,支持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来自中国的低碳方案与实践范例。
参考文献
[1]https://unfccc.int/process-and-meetings/the-paris-agreement
[2]https://unfccc.int/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437_Enhanced%20Action%20to%20Keep%20Paris%20Goals%20in%20Reach.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