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 海外园区低碳发展指标体系:赋能中国海外园区高质量发展
海外园区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开发境外市场和建构开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承担着东道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能源消费的“集中”性也使得它在很大程度上承载了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化的发展需求。
2021年7月,商务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1],提出要打造绿色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绿色低碳型园区,提升合作区绿色发展水平。商务部印发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也强调要提升对外投资合作项目可持续发展水平,树立中国企业绿色发展良好形象,并将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绿色发展作为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的重点举措和重要抓手[2]。
今日,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正式发布中国海外园区低碳发展项目的工作论文--《中国海外园区的低碳评估——低碳发展指标体系的开发与应用》[3],系统开发出可作为海外园区低碳化评估的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三层分级指标,并对低碳经济、能源利用、资源利用、低碳设施、低碳管理五个领域的具体指标进行量化分解,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与可操作性。(点击此处,下载论文全文。)

与此同时,结合海外园区所处发展阶段不同等差异化适用特征,将海外园区低碳发展指标体系设置为“中长期指标体系”(图1)和“现状评价指标体系”两类,供政策制定者、研究机构、园区投资与经营方按需求选择应用,为海外园区在低碳发展方面的目标设置与规范量化提供了方法参考。基于开发的海外园区低碳发展指标体系,该研究构建了海外园区低碳发展指数(LCI),并选取处于运营状态的60家海外园区为对象进行比较评估。结果如下:
海外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对比2013年和2019年两个年份的LCI指数(图2),发现其平均值从2013年的61.5分上升到2019年的70.5分,增加了14.7%。

实现绿色低碳目标和经济增长并不矛盾
部分园区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绿色低碳的双赢,对海外园区单位用地产出和LCI指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图3),2013年到2019年,拟合值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海外园区2019年平均单位用地产出是2013年的9.7倍, 说明2013年以来,海外园区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绿色低碳发展总体状况得到了改善。

相较国际先进标杆值仍有差距
全球先进园区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面成果丰硕,是中国海外园区低碳发展的重要参照标准。对标全球先进园区标杆值可以看出,尽管海外园区低碳发展向好趋势逐渐显现,但各项指标与标杆值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图4)。例如,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指标尚有不足,尽管得分在2019年增加到58%,但是仍远远落后于标杆值(100%)。

能源转型尚未发挥应有作用,潜力巨大
从LCI指数来看,除盈利性和环境绩效指标外,低碳经济、能源利用、资源利用、低碳设施、低碳管理的指标被赋予的权重高低基本一致,但五个领域指标的表现差异较大(图5)。2019年,低碳经济指标和低碳设施指标对低碳发展指数的贡献略大,分别为27%和28.1%;资源利用指标和低碳管理指标的贡献相对较小,分别为17.1%和15.1%;而能源利用指标的贡献最小,占比仅为12.7%。

不同层次、地域、类型的海外园区
在低碳发展水平、特征和模式等方面差异较大
通过商务部和财政部确认考核,原农业部认定的园区LCI指数优于省级海外园区和其他海外园区(指报告研究期内尚未确认考核或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的海外园区)。其中,国家级海外园区2019年的LCI指数绝大部分在60分以上;省级海外园区的低碳发展指数在6~81.6分之间;其他海外园区LCI指数在52.4~89.6分之间(图6)。

海外园区低碳发展指数的区域分布特征明显。海外园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发展潜力是影响海外园区低碳发展的客观基础。其中,建于欧洲的海外园区低碳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园区低碳发展指数平均为2分,特别是重工业集中的加工制造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多元综合型园区和技术研发型园区的LCI指数表现优于其他地区的同类型园区。其次,东南亚地区的中国海外园区中,轻工业集中的加工制造型园区和资源利用型园区的平均LCI指数较高。此外,位于非洲和西亚的海外园区LCI指数处于中游,而位于南亚和中亚的海外园区LCI指数相对较低(图7)。

综合评估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海外园区地域分布广泛,发展阶段、产业门类各异,低碳发展格局并不均衡,低碳发展水平高低不一、参差不齐。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海外园区管理者和运营者的低碳管理能力建设不足、电力供应不稳定,电力基础设施落后等绿色发展条件局限和低碳项目融资不畅等是制约海外园区绿色低碳水平提升的关键障碍。
基于该低碳发展指标体系及相关评估结果,针对如何更广泛深入地推动海外园区的低碳发展,我们建议:
- 以政策标准指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向,建立低碳发展指标体系;
- 以低碳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树立标杆,打造示范园区;
- 以低碳发展规划统领海外园区低碳项目开发与投资、建设与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实践;
- 以能源系统低碳化推动屋顶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与投资;
- 以财税金融服务激励园区低碳投资,丰富绿色发展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news/202107/20210703176325.shtml
[2]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ai/202107/20210703174441.shtml
[3]https://wri.org.cn/research/Evaluating-Chinese-Overseas-Industrial-Parks-By-Applying-Low-Carbon-Development-Indicator-System